在民族小学,李昌平听取相关情况介绍。
5月17日,国家民委副主任、党组成员李昌平一行来到黔江,走进民族小学调研民族文化进校园工作开展情况。市民宗委主任、党组书记唐步新,区领导徐江、胡联合陪同调研。
据了解,黔江民族小学坚持“勤俭建校、管理立校、科研兴校、特色强校”的办学思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学校以“好习惯从这里开始”为办学理念,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形成以“唱一首民族歌”“跳一支民族舞”“穿一套民族服装”“参加一项民族体育运动”等“八个一”为载体的民族文化传承活动,开展了以葫芦丝、陶艺等艺术课程,创办了少年邮局、好习惯储蓄银行等德育实践基地,开设了铜铃舞、竹筒操等校本课程,搭建了师生才艺展示平台,营造了积极向上的育人氛围。该校先后被授予重庆市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重庆市十佳特色校园等荣誉称号。
在民族小学,该校负责人就民族文化进校园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汇报。李昌平一行观看了民族小学的教师管乐队、学生葫芦丝队的精彩演奏,以及铜铃舞、竹筒操、摆手舞等教学课程,参观了民族文化长廊、开放式书架、少年邮局等,详细了解了该校教育教学发展、民族文化进校园等情况。
“师资队伍怎么样?”“有没有教学实践基地?”在得知详细情况后,李昌平对民族小学民族文化进校园工作开展给予了充分肯定。他说,学校在推行素质教育的前提下,要做到学生有特长,学校有特色,要多开展小手工、小制作等课程,让学生在实践中有所收获。
调研中,李昌平指出,五十六个民族是一个大家庭,每个民族都有自己不可替代的贡献,黔江的土家族、苗族文化很有自己的特色,在文化传承和发展上,要高度整合文化资源,相互借鉴包容其他文化,促进民族团结,要从学校教育抓起,灌输核心价值观理念,锻炼学生操作能力,把学生培养成爱劳动、爱学习、爱文化、爱艺术的全面发展型人才。(武陵都市报 记者 费玉琼)
编辑:徐强 责任编辑:孙淑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