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3-61520695 举报电话:023-61520697

黔江四大高速互通换新颜

2017-08-09 16:55:12  作者:SystemMaster


黔江西互通

“碧水青山,古邑千秋崇虎气;疏风朗月,轻车一梦入黔关。”近日,记者在黔江区高速公路南互通出口看见,一幅幅黑底绿字的楹联牌匾被装点在朱红色的大柱头上,词句雄浑,铁钩银划,和古色古香的互通建筑融为一体,成为靓丽的人文景观。

记者看见,在南互通进出口两面的 16根大柱头上,都挂着长长的楹联,把高速路进出口点缀得美观大气。“有看头,有品味……”驾驶员赵庆涛说,一进入高速互通就看到了这些楹联,意蕴丰富,彰显了黔江形象。

同样,在黔江西互通,北互通,濯水互通,都悬挂着这样的楹联,多达30余对。这些楹联简明易记、琅琅上口,把黔江本地的风土人、历史文化融入了其中。

“以前黔江高速路出口很单一,现在不但升级改造了互通,而且还悬挂了样式精美的楹联,窗口形象直接提升了几个档次。”市民杨波先生说,这样的互通颜值高,有品味。

“这些楹联都是从全国各地征集而来,除了重庆本地的,还有来自湖南、浙江、河南广东等多个省市的作品,凝聚了创作者的心血和对黔江这片土地的厚爱。”黔江区文联相关负责人介绍,高速公路四通八达,对各地作者楹联的采用,象征了黔江的开放和包容。

据悉,这些木质对联牌匾制作精美,选择质量上乘的进口杉木、松木制作而成,防虫防蛀,可保存很多年。

记者了解到,把楹联文化和互通形象结合,这在全国都少见,很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不但普及了楹联知识也有文化宣传的作用。另外,黔江位于武陵山区,文化积淀深厚,在高速互通悬挂的楹联,不但能构成一道道靓丽的风景线,更能向各地游客直观的介绍黔江历史文化。(记者 徐朝政 文/图)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