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江西互通
“碧水青山,古邑千秋崇虎气;疏风朗月,轻车一梦入黔关。”近日,记者在黔江区高速公路南互通出口看见,一幅幅黑底绿字的楹联牌匾被装点在朱红色的大柱头上,词句雄浑,铁钩银划,和古色古香的互通建筑融为一体,成为靓丽的人文景观。
记者看见,在南互通进出口两面的 16根大柱头上,都挂着长长的楹联,把高速路进出口点缀得美观大气。“有看头,有品味……”驾驶员赵庆涛说,一进入高速互通就看到了这些楹联,意蕴丰富,彰显了黔江形象。
同样,在黔江西互通,北互通,濯水互通,都悬挂着这样的楹联,多达30余对。这些楹联简明易记、琅琅上口,把黔江本地的风土人、历史文化融入了其中。
“以前黔江高速路出口很单一,现在不但升级改造了互通,而且还悬挂了样式精美的楹联,窗口形象直接提升了几个档次。”市民杨波先生说,这样的互通颜值高,有品味。
“这些楹联都是从全国各地征集而来,除了重庆本地的,还有来自湖南、浙江、河南广东等多个省市的作品,凝聚了创作者的心血和对黔江这片土地的厚爱。”黔江区文联相关负责人介绍,高速公路四通八达,对各地作者楹联的采用,象征了黔江的开放和包容。
据悉,这些木质对联牌匾制作精美,选择质量上乘的进口杉木、松木制作而成,防虫防蛀,可保存很多年。
记者了解到,把楹联文化和互通形象结合,这在全国都少见,很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不但普及了楹联知识也有文化宣传的作用。另外,黔江位于武陵山区,文化积淀深厚,在高速互通悬挂的楹联,不但能构成一道道靓丽的风景线,更能向各地游客直观的介绍黔江历史文化。(记者 徐朝政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