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全区始终坚持“因地制宜、面上保护、点上开发”的思路,采取有力措施,扎实推进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先后投入民族资金2930万元,用于特色民居保护和恢复,抓基础设施建设、文旅融合发展,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
抓基础设施建设。开展了特色民居保护整治工程行动,重点推进319国道和阿蓬江流域的小南海镇、冯家街道、濯水古镇、阿蓬江镇、中塘乡沿线“两条风景线”,以及小南海镇、白土乡、水市乡等五大市级避暑纳凉点3300余幢民居保护整治;开展了传统村落建设工程,保护和改造民居近1000幢,建成世界第一风雨廊桥,新建寨门9座,硬化村道13公里,铺设青石板连接入户道路9226米,建生态停车场2668平方米,安装污水管网2000米;濯水古镇 “天理良心”诚信博物馆、廊桥文化展示、古镇文化提升工程等一大批基础设施项目正在有序推进建设,在改善村容村貌的同时特色文化资源又得到了保护,形成了不少亮点。
抓文旅融合发展。结合乡村旅游,推动特色村寨实现可持续发展,板夹溪十三寨大力发展以土家族文化为主的民族文化旅游业,利用深厚的民族文化、优美的自然风光和凉爽适宜的气候条件,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2016年全村实现人均纯收入1.4万元;濯水古镇依托5A景区建设,先后投资近8亿元,已建成集休闲、娱乐、餐饮、商务接待等多功能一体的旅游胜地,2016年濯水社区实现人均纯收入1.5万元;特色乡村旅游业的发展进一步拓宽了村民的增收致富渠道,提升了村民参与村寨保护的自觉性,为特色村寨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