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论学习贯彻区委四届三次全会精神
黔江区委四届三次全会提出,要坚持以改善基础设施条件为重点,完善立体交通枢纽体系,提升要素保障能力水平,进一步加快统筹城乡融合发展步伐。在新形势下,我们必须长期坚持把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工作重点,夯实统筹城乡融合发展的基础条件。要在进一步完善立体交通枢纽体系、进一步推进统筹城乡融合发展,进一步提升要素保障能力水平上下功夫、求实效、得成果,统筹城乡区域融合发展,逐步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统筹城乡区域融合发展,逐步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改善基础设施条件是“重点”、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是“根本”。在改善基础设施条件过程中,需要我们夯实基础、补齐短板、创新机制、健全体系。夯实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之基,需要加强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提高基础承载能力。深入推进城乡协调发展,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加快提升中心城市能级,全面振兴区域经济,是统筹城乡区域发展的重要举措。只有筑牢基础,才有谋求发展的“内生动力”,干事有底气;只有筑牢基础,才有谋求发展的“外部引力”,引来凤凰栖。因此,我们要全力改善公共服务基础设施条件,补齐农村交通、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短板,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健全城乡现代物流配送网络,完善区乡村三级电商服务体系。继续实施高山生态扶贫搬迁,加快推进农村危旧房改造,保护好乡土自然景观和民俗村落,全域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美丽乡村。
统筹城乡区域融合发展,逐步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完善立体交通枢纽体系建设是“关键”。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这并不是一句空话。纵观古今中外,历史和现实都证明,“交通先行”是区域发展的基础保障。交通的改变,会让大量的资金、产业、人才、要素等聚集,发生聚合效应。只有“交通畅了”,才有“产业旺了”,进而“百姓富了”。因此,我们要进一步完善立体交通枢纽体系。围绕建成武陵山区综合交通枢纽目标,积极推进铁路、公路、航空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黔张常、渝怀复线等铁路建设,推进渝湘高铁重庆主城至黔江段、黔江北综合换乘交通枢纽、正阳450万吨货运物流枢纽建设;加快黔石、黔江过境高速公路建设;推进机场二期改扩建项目,力争优化加密1-2条航线。推动轨道交通等一批PPP项目落地实施,健全完善区内公路网络,逐步实现城市组团、重点景区高速高效连接,形成黔江交通外部通江达海、内部通达通畅的良好格局。
统筹城乡区域融合发展,逐步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要素保障是“动力”。要素保障能力不足,是阻碍经济发展的突出瓶颈。不管是资金保障、土地保障、能源保障、人才保障等,只要有保障,才是推动我们可持续、协调发展的不竭动力。古人云:“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只有足够的粮草(要素),才能够保障好兵马有足够的能量去冲锋陷阵,也才能够保证有取得战争胜利的资本。因此,我们要进一步提升要素保障能力水平。提高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大力发展物联网、云计算等新技术,全面推广运用“三网融合”。加快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增强煤炭、成品油供给能力,全力推进天然气“乡乡通”工程建设,加快建设渝东南天然气输配储备中心等。
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走向全面小康,既是人民群众的殷切期盼,也是人民群众的最终愿望。我们要以“宁愿苦干、不愿苦熬”的黔江精神为指引,趁势而为、逆难而上,攻重点、克难点,加快统筹城乡融合发展步伐。我们坚信,只要全区广大干部群众不忘初心,勇担重责,以更加饱满的工作热情,更加昂扬的精神状态,更加扎实的工作作风,把责任扛在肩上,合力攻坚,建成渝东南中心城市、武陵山区重要经济中心和综合交通枢纽,实现全面小康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