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3-61520695 举报电话:023-61520697

黔江文化“扶贫”绽光彩

2017-06-09 10:32:39  作者:SystemMaster


学书法的大人小孩挤满一室

“我们家两个孩子都爱画画,从文化馆开班学到现在。要是给钱培训,两个孩子一年下来要6000多元学费,家里也没这个实力。”6月6日晚,在黔江区文化馆7楼,正在学习书法的吴银琼说。

吴银琼是黔江区鹅池镇人,她学书法是因为陪孩子,她的两个孩子在楼下学习美术。孩子学是免费的,许多类似吴银琼这样的家长,在陪孩子学书法、美术的同时,也加入到这个免费培训的夜校课堂里。

“自黔江区民族文化艺术馆的免费艺术普及培训班开班以来,这里成了中老年群体的娱乐天地、文艺爱好者的梦想课堂、中小学生成长的一个摇篮。”区文化委主任翁天均说。

免费对市民进行艺术培训

据翁天均介绍,免费对城区广大市民进行艺术培训,是黔江区在开展“两城同创”工作中探索出的新创举,由区民族文化艺术馆具体实施开办的免费课堂,旨在丰富黔江广大市民业余文化生活,传承黔江优秀民族民间文化,提高广大市民文化素质。

在培训期间,区文化馆抽调优秀专业骨干人员担任辅导老师,协调落实了专门的培训场地,开设了美术、书法、声乐、舞蹈4个培训项目。从今年4月5日开班,培训时间为每周一至周四晚7点到8点半,参加培训的学员男女老少不限。

“周一为声乐培训,主要为乐理基础、歌唱发生、气息训练、正确的咬字及音准节奏的训练;周二为舞蹈民族民间舞的基础知识、形体训练;周三为美术素描基础知识、绘画基本技法的培训;周四为书法基础知识、书写基本技法的培训。”区文化馆馆长何政说。

中老年群体的娱乐天地

记者在文化馆六楼的美术室看见,从一企业退休的杨晓云老人正聚精会神地学绘画。她告诉记者,她平常爱好唱歌、跳舞。不过,她这次没报名学唱歌跳舞,而是报名学美术和书法。

“我以前是一名教师,退休后闲着没事做,只要每天有人喊打牌我就去了。坐在茶馆里时间长了,就会腰酸背疼,后来为了锻炼,白天去附近爬山,晚上就到楼下跳坝坝舞,感觉腰背疼痛减轻了很多。”跳得满头大汗的王阿姨,走出七楼舞蹈排练大厅时很开心地对记者说。

“在这里参加培训与跳坝坝舞不一样,每一个姿势和动作,都会经过专业老师反复纠正。”随王阿姨一起来参加舞蹈培训的周阿姨说,自她们俩参加舞蹈培训后,还把以前一起打牌的姐妹也介绍到这里来培训。

“舞蹈培训主要是民族舞、古典舞的培训。这些参加培训的中老年人很积极,每天都是提前半小时来到排练大厅。”区文化馆群众文化舞蹈辅导老师肖源说。

文艺爱好者的梦想课堂

“书法和美术我都喜欢,以前家里条件不好,没参加过正规的培训。在上小学和初中时,学校举办书法和美术大赛,我也经常获奖。老师曾叫我去参加培训班,可以考美术专业。”在文化馆书法培训室,正在练习楷体的童熙敏说。

童熙敏是彭水自治县郁山镇人,高中毕业后一直在黔江打工,她现是一个孩子的妈妈。她说,等她把书法学好后,她还想加入到黔江书法协会,成为一名会员,每年还可以参加黔江书法协会开展的一些活动。

“我爱好唱歌,别人说我有副好嗓子,也想成为一名业余歌手,毕竟没有经过专业培训,从我嘴里唱出的歌,显得有些不着调。”曾经被人们称为“歌手”的张老师,通过参加声乐基础培训后,增长了很多音乐知识。

“从目前美术、书法、声乐、舞蹈4个培训班报名培训人员情况,除了一些对艺术爱好的人士外,还有不少参加培训的是城区中小学教师。”何政说。

中小学生的成长摇篮

“参加培训的中小学生占三分之二。有时候人多,一个人辅导不过来,文化馆就增加辅导人员。”文化馆负责美术培训的汪先宇说。

记者了解到,参加美术培训的冉昊涵、冉雨涵是兄妹,他们是典型的进城农民工子女。冉昊涵在民族小学读五年级、冉雨涵在民族小学读二年级,兄妹俩参加的是美术培训。

“在这里学美术的我们学校就有5人,赵美娜是城南街道青坪社区的、黄玉垚和周童彧琰是彭水人。即使我们在一个学校读书以前都不认识,是在这里学美术才认识的。”冉昊涵说。

想参与艺术培训而没钱交学费,是每一个追求艺术的人,以及进城农民工家庭子女的一大困惑。黔江区民族文化艺术馆开展的“免费艺术普及培训”,向全区群众敞开大门,免费教群众琴棋书画、唱歌跳舞。最大的受益群体是广大的文艺爱好者和进城农民工子女,真正减轻了他们在经济上的压力。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