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溪镇地处偏远,黑陈路是其中一条支路,近年来得到了很好的养护。乡村公路建设方便了本条线路村民的出行,也方便了大众的出行。公路建起了能让群众当时受益,‘养’好了能让群众永久受益。养护好这条路是作为当地人的义务,也是作为一个护路人的职责。”黔江区农村公路管理处该路段护路员张昌晏讲到。
近日,记者从区农村公路管理处获悉,2016年养护管理乡村道共4230.55公里,该处采取季考核月抽查的工作方式,同时为各乡镇街道提供经费支撑、技术保障。各乡镇街道养护工作取得一定成绩,黄溪镇、小南海镇、蓬东乡等乡镇在2016年养护管理工作中成效显著。
道路“三分建设、七分养护”,区农村公路管理处深刻认识到养护工作的重要性,按照建管养并重和分级负责、分级管养的要求,切实加强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切实解决农村居民出行难问题。通过乡村道养护指导工作的开展,促进了乡镇街道公路养护工作态度的转变,进一步提高了乡村公路的养护质量和技术水平。
“现在乡村道路路面平整、整洁,坑槽得到及时修补,杂物、淤泥得到有效清理,铲除了路肩上生长的杂草,修复加固了路肩、路基缺口和塌方,边沟排水畅通。这些都要感谢农村公路管理处加强了对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的指导、监督和考评,着力提高管理养护能力,提高了路况质量。”家住黄桥三组的秦先生说。
据了解,农村公路管理处乡村道养护指导科人员在各乡镇街道开展乡道、村道公路巡查和管理养护考核,2016年全年在乡村道巡查218天,与乡镇街道的同志座谈交流衔接乡村道公路养护工作680人次,巡查里程3万余公里,在乡村道现场指导养护150余次。每季度对乡镇街道公路养护质量进行综合评比,评比结果以书面形式通报给每个乡镇街道,全年共发出养护督查检查通报120份。对乡村道出现的水毁,农村公路管理处相关工作人员必到现场查看,然后对水毁恢复提出较为科学的整改方案供各乡镇街道参考,全年建有乡镇街道水毁台账52笔。
“农村公路就像是农村的毛细血管,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运输着营养。我们不但要让农村道路‘通’,还要让它‘畅’,只有血管通畅了,营养才能跟得上,才能不断成长,才能为乡镇经济发展迸发生机活力。”区农村公路管理处负责人说。(记者 程刚 实习生 刘清春)
编辑:微知 责任编辑:颜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