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塘盖上干净整洁的农家乐。
炎炎夏日,酷热难耐,黔江区白土乡三塘盖上却凉爽无比。在长莲池居民点,35岁的黄凤权正乐呵呵地忙着接待从山下来避暑纳凉的客人。从去年开始,尝到了农家乐甜头的他,对该乡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充满了信心和激情。
位于白土乡的三塘盖平均海拔1420米,夏季平均气温24℃左右,是避暑纳凉的好地方,盛夏到来,三塘盖接待游客量已达到了高峰。
跟黄风权一样,三塘村4组的村民黄由光也是从中发现了商机,放弃了在舟白的一家餐馆生意,和女儿、妻子一起回到村里,将自家一楼一底的小楼房装修一新后,开起了农家乐。开业才2个月,就早已住满了从重庆下来避暑纳凉的客人。除了散客,每个月光固定客人的收入就在1万多元。看到如此火爆的场景,他在心里窃喜当初的决定,并打算再扩大农家乐的规模,常住的容纳人数达到30-50人左右。
近年来,白土三塘的乡村旅游日益兴起,今年,白土乡党委政府经过调研和论证,更是提出了“中华大盖,武陵天塘”的旅游口号,不仅让乡村游的品牌逐渐在区内外打响,还对未来三塘旅游提出了概念性规划,勾勒描绘出了白土乡村旅游今后发展的美好愿景。
“我们认真研究,白土没其他乡镇可比的优势资源,唯有云之上、天之下的“武陵天塘”可以打造。”白土乡党委书记崔旭东告诉记者,他们以村民的持续增收和实现农旅融合发展、产业的转型升级为目标,自加压力,扎实苦干。自筹了35万元完成了“武陵天塘”规划,自筹了48万元实施了白土集镇至三塘沿线可视范围内的绿化工程,栽植桃树12720株,黄花槐3500株,为旅游增加了亮点和看点。
目前,三塘村长莲池乡村旅游接待中心已建成,并完成了水、电、路改造,硬件设施建设及绿化、亮化、美化、净化工程。当地政府积极引导农户从传统农业生产转型到乡村旅游服务,已培育了乡村旅游接待示范户17户,全乡已接待游客8000余人次,增加旅游综合收入150万元以上。
“要不是政府引导发展乡村旅游,我们一家现在都还在过穷日子。”长莲池居民尤训刚因腿有残疾,缺乏劳动力,家庭贫困,靠着低保和种植农作物的一点收入维持生活。去年,在乡党委政府的引导下,尤训刚将自家的一楼一底房屋稍作整修,开起了集餐饮和住宿为一体的农家乐。当记者问及去年的收入时,尤训刚乐呵呵地说,“收入还可以,比较可观。”
三塘盖长莲池乡村旅游示范点在解决当地居民增收的同时,还吸纳了异地扶贫搬迁农户60户,并计划全部发展为乡村旅游接待户,像尤训刚一样的贫困户也将在乡村旅游中分得一杯羹。据介绍,白土乡将力争在2016年底新增乡村旅游接待示范户10户以上,实现接待游客20000人次以上,助农增收300万元以上,带动200余名贫困人口脱贫。
“去年,全乡接待游客量让我们充满了信心。”崔旭东说,白土乡近期将着力发展三塘村,把“武陵天塘、高山体验”作为全乡旅游发展的先锋引擎,吸引人气、树立品牌。未来的白土三塘将突出原生态自然景观,挖掘包装人文资源,打造复合型山地休闲体验项目,配套乡村度假设施,将三塘盖打造成“黔江乡村旅游第一村,重庆避暑度假又一山”。
编辑:徐强 责任编辑:孙淑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