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日前从黔江区政府获悉,全区将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调整完善进城落户政策。统筹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不断提升产业和城镇对人口的集聚能力与承载能力。统筹推进城乡综合配套改革,依法保障进城落户居民合法权益,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完善分区落户条件
积极推动人口向中心城区集聚。在黔江中心城区务工经商3年以上,具有合法稳定住所(含租赁)的农业转移人口,本人及其共同生活居住的配偶、父母、未成年子女等,可申请登记中心城区常住户口。对与正阳工业园区企业签订有1年及以上劳动合同的,可不受务工经商年限限制。
放开小城镇落户限制。在中心城区以外的镇乡有合法稳定住所(含租赁)且具有一定就业能力的农业转移人口,本人及其共同生活居住的配偶、父母、未成年子女等,可在当地申请登记常住户口。
稳妥有序推进区外来黔人员落户。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就业状况等条件,鼓励劳动年龄阶段具有初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取得国家职业资格、具有国民教育专科及以上学历的区外来黔人员落户。
创新人口管理制度
实行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取消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性质区分,统一登记为居民户口,突出户籍对人口的登记管理功能。
实行居住证制度。贯彻落实全市居住证实施细则,强化管理创新,为居住证持有人提供精细化服务。居住证持有人享有与当地户籍人口同等的劳动就业、基本公共教育、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计划生育基本技术服务、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证照办理服务等权利;区外户籍随迁子女在本市连续就学年限等符合要求的,可在本区高考。符合条件的居住证持有人,可在居住地申请落户。
健全人口信息管理制度。按照全市建设自然人信息数据库的要求,建立区级年度人口台账。建立并通过信息惠民平台,为群众提供基于“实名制”的信息服务。
提升城镇承载能力
完善城镇人口承载功能。积极开展中长期人口规划研究,遵循自然规律,遵照市场原则,做好人口发展规划与城乡总体规划、三大功能区域产业规划的衔接协调。推动产业人口集聚。研究产业用工吸纳标准,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严格落实市政府年度新增就业岗位目标,大力吸纳转移人口就业。加大劳动监察执法力度,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完善权益保障机制
扩大基本公共服务覆盖面。优化教育资源布局,按照就近入学原则,妥善安排转移人口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完善并落实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享受中等职业教育资助政策、普惠性学前教育政策以及异地高考政策。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积极开展就业困难人员就业援助。稳步推进公租房建设,完善公租房分配管理。
完善农村产权制度。继续推进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加快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提高农村土地使用效率,有序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进一步完善地票制度,积极稳妥推动农房交易和农民自愿退出宅基地复垦。尊重农民意愿,现阶段不得以退出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作为进城落户的条件。
对接市级人口转移与财政转移支付和建设用地“双挂钩”机制。按照市政府及相关市级部门要求,建立建设用地与吸纳转移人口挂钩制度,体现“建设用地计划指标跟着产业和人口走”的政策导向。 (记者 段儒贤)
编辑:徐强 责任编辑:孙淑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