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3-61520695 举报电话:023-61520697

公共停车位私设地锁地桩将被强制拆除

2017-12-18 15:10:37

(记者 谭登帆 )12月11日,一经常进出黔江区城南街道沙坝社区白家巷的市民李成均电话告知记者,尽管黔江区市政部门三令五申严禁在公共停车位私自安装地锁,但在白家巷,这种现象一直存在,希望市政部门能及时进行整治。

据了解,在白家巷,有的居民为了长期占用公共停车位,多次将划在家门口的公共停车位视为私家资源,以各种手段长期占用,妨碍了出行,影响很坏。

公共停车位被长期占用

白家巷是一条两三百米长的小巷,一直以来,因为进出市民较多,加之街道很窄,这条小巷显得拥挤。特别是一到晚上,居住在此的市民只要回来迟了,就铁定没有停车位。前些年,因为没有划设公共停车位,乱停乱放现象特别突出。尤其是个别市民,晚上公然将车辆停放在巷道上,导致市民、车辆进出极为不便。

有市民回忆,曾在有一年夏季的一个深夜,因为一辆车堵住了进出的车道,被堵住的小车司机,紧按汽车喇叭长达两三分钟。喇叭声惊醒了已熟睡的市民,有愤怒的市民曾在混乱中扔下了砖头,也有的扔下了矿泉水瓶。

自黔江区开展“两城同创”以来,白家巷的停车、进出混乱局面得到了彻底改变,但同时也暴露了个别市民的自私行为。有附近居住的市民向记者说,白家巷的公共停车位划定在街道边,紧挨市民家门口。这让部分市民认为,停车位就在家门口,这就是自家的资源,任何人不得占用或停车。只要家门口的停车位被他人占用,迎来的不是粗暴的谩骂就是无情的将停车位上的放置物蹬翻在地。这一幕,记者曾在11月底亲眼目睹过。

因此,鉴于白家巷停车位的紧张程度,有的临街市民只要自家车辆外出办事,就会在已空置的停车位上放上胶凳,把位置占着,有的则还会在胶凳上放上碗筷,以示这是“我的地盘”;而有的市民,为了达到长期占用公共停车位的目的,在公共停车位上私自安装地锁;有的市民,则在公共停车位上,动用长链条锁,多的时候可以锁住六辆摩托车,让进出的市民极为不便……

私设地锁地桩将被强制拆除

近段时间以来,私装地锁、地桩,占用公共资源等现象,已引起了黔江区相关职能部门的高度重视。区市政园林管理部门联合各街道办事处,在辖区开展为期一周的集中清理整治行动。本次整治首先在辖区内进行了地毯式摸排,分类登记并下达限期整改通知书。自11月27日起,开始对仍未拆除的地锁进行强制拆除。一些私设的地锁、地桩安装牢固,执法人员需要用铁锤、撬杆、扳手等工具缓慢拆除,拆除后清除遗留的螺丝、废铁,恢复路面平整,消除安全隐患。

在城区次干道及居民点路段,部分市民为了自身利益私装地锁、地桩等占地设备的现象屡见不鲜,给其他居民的生活带来影响。“这些横在路上的地锁晚上还容易绊倒行人,影响市民正常出行。还有些市民不管停不停车,都长期用地锁占着车位,导致实际需要停车的市民没地方停车。甚至还有人在消防通道上安装地锁,一旦出现火情,消防车或将无法顺利通过,因此有着极大的安全隐患。”重庆市黔江区市政监察支队的执法人员说,占用道路公共资源,私设停车位、地锁、地桩等属于违法行为,一经发现,将责令拆除并恢复原貌,否则将强制拆除。

目前,执法人员已拆除邬杨桥居民点、谭家湾居民点、城东街道等路段的地锁22处、地桩5处。同时,执法人员将继续加大巡查和处罚力度,不定期对辖区私设的地桩地锁进行清理和拆除,为辖区居民创造一个安全的出行环境。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