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3-61520695 举报电话:023-61520697

“旅游+”让群众吃上“旅游饭”

2017-11-22 10:55:52

石鸡坨土陶。

11月12日,在黔江区小南海镇举办的第三届中国跑客节活动中,来自小南海镇新建村的土家十三寨民族文化演出团成员何福,为全体跑客表演了山歌节目,赢得了跑客们的欢呼。

何福曾是贫困户,他家住在新建村4组土家十三寨。何福一家因学因病致贫。女儿读大学,儿子上初中,妻子患病,他家被当地政府评为B类贫困户。何福在国家4A级景区土家十三寨何家大院里,有两间木房,一间平房和一间吊脚楼。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何福在吊脚楼里开了客栈,在十三寨民族文化演出团唱山歌,仅此两项,让何福一家脱了贫。

“何福一家依靠发展旅游业实现了脱贫。”小南海镇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小南海镇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对“痛点”进行“精准用药”、“靶向治疗”,打造“旅游+扶贫”的特色乡村旅游,依托乡村旅游助推脱贫。利用小南海丰富的旅游资源,在新建村、小南海村等村大力发展古村落民宿,并通过举办活动带动住宿体验、提升整村知名度,吸引更多游客前往。共带动40余户贫困户脱贫增收。2016年该村吸引游客达30万余人次,旅游综合收入36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890元,实现整村脱贫的目标。

日前,在濯水镇三门社区石鸡坨土陶作坊里,大批前来濯水景区旅游的外地游客,在作坊里参观学习制陶方法、选购陶瓷品。而师傅们正将刚出窑的土陶制品打捆装车,运往黔江区的邻县彭水。

“濯水景区创建国家5A级景区带来契机,使得即将消失的土陶工艺又获得了新生。”石鸡坨土陶传承人刘沛良告诉记者,土陶作坊毗邻濯水景区,随着黔江区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前来作坊参观、购买土陶的外地游客多。自黔江区文化馆濯水分馆成立后,我们还在分馆底楼设置了土陶制作体验区,让更多的游客体验、了解我们的土陶技艺。

刘沛良针对游客追求原生态的需求,改制作坛罐为制作碗、碟、盘、酒坛、花钵、茶罐等土陶餐具,产品受到酒店、餐馆和农家乐的青睐,还销到了湖南、湖北、沈阳、成都、广州等地。

何福、刘沛良吃上“旅游饭”,只是黔江区在强力实施“旅游大区”建设中,充分释放“旅游+”活力的一个缩影,也是全区认真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并结合旅游产业发展,扎实推进十九大精神在黔江大地上落地生根的生动写照。

据悉,近年来,全区全力打造“神秘芭拉胡·魅力阿蓬江——清新黔江”旅游品牌,实现了旅游跨越式发展。全区在大力实施旅游扶贫、发展旅游产业的同时,瞄准发展优质水果、有机蔬菜、中药材等现代特色效益农业、乡村旅游业和集民俗风情、土家民居、古镇文化、休闲农业、生态文明、婚庆摄影、体育赛事于一体的特色乡村旅游产业,充分释放“旅游+”活力,在“吃住行游购娱”等旅游项目上下足功夫,让广大群众吃上“旅游饭”。同时,近年来,黔江区引进苏宁云商、京东、阿里巴巴、中邮等知名电商平台,把黔江的旅游产品、土特产品通过电商平台卖到了世界各地。(记者 罗跃 文/图)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