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3-61520695 举报电话:023-61520697

重庆涪陵:绿色执行 牢筑可持续发展

2017-06-29 10:11:56  来源:中国城乡统筹发展网  作者:刘辉、曾思洁

建设节能建筑面积114.7万平方米,年节约标准煤1269.3吨

全年新建绿色建筑面积约85万平方米

新建各类节能环保生产厂26家

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乘势勃发

这是涪陵区坚持践行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稳步推进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的丰硕成果!

作为绿色发展、节能减排的“标杆”,绿色建筑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住建部发布《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十三五”规划》,就是旨在推动建设节能低碳、绿色生态、集约高效的建筑用能体系,推动住房城乡建设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探索发展绿色建筑,是建筑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手段,在全寿命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根据《住房城乡建设事业“十三五”规划纲要》,“十三五”时期,城镇新建住房面积累计达53亿平方米左右。到2020年,城镇新建建筑中绿色建筑推广比例超过50%,绿色建材应用比例超过40%。

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涪陵区厚植笃行,扎实推进,在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实现“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融合发展,一是严格执行建筑节能50%标准,提高竣工验收阶段建筑节能标准执行率。二是大力发展绿色建筑,对新建公共建筑严格执行一星级绿色建筑标准,积极引导居住建筑执行绿色建筑标准,鼓励开发企业建设高星级绿色建筑和绿色生态住宅小区。三是开展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工作,力争实施不少于3万m2的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示范项目。四是做好辖区内建筑能耗统计工作。五是推动建设涪陵区CBD中央商务区江水源热泵,加强宣传力度,逐步扩大应用范围。六是积极推进绿色建材应用,重点发展高性能混凝土、预拌砂浆、复合保温砌块、节能型烧结页岩空心砖等新型绿色建材。七是切实加强能力建设,建立绿色建筑设计、施工、评价、运行管理等从业人员的定期培训制度,对现行政策、标准、新技术进行宣贯,培训人数不少于200人。

“四城同创”向纵深推进

走进涪陵,公交车站牌、人行通道、大楼LED显示屏,处处宣传着文明礼仪标语,涪陵区力争创建全国文明城区,在细节上下足功夫,让文明之风吹进千家万户,让群众切切实实的参与进来。

这只是涪陵区积极打造“四城同创”工作的其中一个部分。

去年9月,涪陵区召开“四城同创”动员大会,吹响了全区发展“四城同创”向纵深推进的号角,以“志在必得”的决心,全力以赴投入到“四城同创”建设当中。确保到2020年,全面完成国家生态园林城区、全国文明城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国家卫生区创建任务。

当前,涪陵区开展“四城同创”的工作进行得如火如荼,培育了建筑业大厦、民安佳苑安置房、高山湾综合客运换乘杻纽及部署配套设施工程等10个市级建筑施工扬尘示范工地,同时,预计今年12月建成“一道五公园”。

加快城区基础设施建设。涪陵区以高标准抓城区规划,融入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加快配套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建设一批公园广场,加快公共停车场等基础设施。完善市政道路配套设施,加快背街小巷整治。

努力提升全区文明程度。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培育文明道德风尚,全面提升市民素质。大力开展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等先进典型培育和宣传。抓好文明细胞建设,持续开展文明行业等各类创评活动。

加大环境综合整治。持续开展综合整治,使市容市貌得到明显改善。开展场镇市容环境卫生和市场周边环境集中整治,开展市场经营秩序集中整治和社会治安集中整治。深化城区网格化、精细化、规范化管理,进一步畅通交通视线、敞亮进出口通道、美化城区客厅。

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保护。大力建设城区绿地生态系统,改善人居环境,重点增加城区绿亮和方便群众休闲娱乐的公共绿地。加强大气污染防治,实现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目标。进一步加强节能降耗工作,加大土地集约利用程度,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深化爱国卫生运动。举办文明礼仪进社区、进乡村、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家庭为代表的“六进”活动。坚持把爱国卫生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抓好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全面整治小餐饮等“六小”行业及公共场所,确保食品卫生安全。广泛开展传染病防制和病媒生物防制工作,有效控制和预防传染病的发生。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