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3-61520695 举报电话:023-61520697

消息称农村扶贫开发纲要出炉 明确十二项主要任务

2012-05-04 10:00:19  作者:SystemMaster

稳定实现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

近日,《瞭望》新闻周刊记者从权威渠道获悉,国内热议数月的有关我国农村扶贫开发(20112020)纲要已于日前出炉。权威人士在接受本刊采访时指出,“在中国共产党建立90年周年前夕,中央发布新十年扶贫方案,对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确保国家长治久安,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意义。
这一方案明确表示要逐步提高国家扶贫标准,各地可根据当地实际制定高于国家扶贫标准的地区扶贫标准。他向本刊记者透露, “高层对未来5年和10年的扶贫开发工作均提出了明确目标,而且均有所指,直面当前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诸多问题。
他强调,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随着《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19942000)》和《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的实施,扶贫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然而,由于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水平不高,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突出,制约贫困地区发展的深层次矛盾依然存在。
国务院扶贫办副主任郑文凯此前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指出,“当前,扶贫对象规模大,相对贫困问题凸显,返贫现象时有发生,贫困地区特别是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发展相对滞后,扶贫开发任务仍十分艰巨。
新十年扶贫方案提出,2020,稳定实现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贫困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扭转发展差距扩大趋势。并明确了十二项主要任务,涵盖基础设施、饮水安全、计生、社保、教育、医疗卫生等领域。
在此之中,两项和水有关。近年来,频发的旱涝灾害,深刻暴露了中国水利建设的积弊。关于此,方案明确,2015,贫困地区基本农田和农田水利设施有较大改善,保障人均基本口粮田。到2020,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明显提高。
具体而言,要推进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和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发展高效节水灌溉,扶持修建小微型水利设施,抓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和灌溉排水泵站更新改造,加强小河流治理、山洪地质灾害防治及水土流失综合治理。
这一方案还提出,要积极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到2015,贫困地区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基本得到解决。到2020,农村饮水安全保障程度和自来水普及率进一步提高。
另据透露,方案还在多个领域有所布局。如,2020,将全面解决无电人口用电问题;2015年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的基础上,农村社会保障和服务水平将进一步提升。另外,2015,将力争实现扶贫开发重点县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千分之八以内,妇女总和生育率在1.8左右。
新十年扶贫开发目标的实现,需要多个部门的通力配合,更需要中央和地方之间、地方和地方之间的互动。上述权威人士认为。在此之中,中央将重点支持连片特困地区。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扶持力度。根据不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因地制宜制定扶贫政策,实行有差异的扶持措施。
对地方而言,高层要求,各地可自行确定若干连片特困地区,统筹资源给予重点扶持,中央和省级财政将加大对贫困地区的一般性转移支付力度。对于原定的扶贫开发重点县,国家支持政策不变。在此基础上,各地区要制定办法,采取措施,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实现重点县数量逐步减少。值得一提的是,重点县减少的省份,国家的支持力度不减。
这一方案同时明确,要在自愿的基础上,对生存条件恶劣地区扶贫对象实行易地扶贫搬迁。引导其他移民搬迁项目优先在符合条件的贫困地区实施,加强与易地扶贫搬迁项目的衔接。此间,要充分考虑资源条件,并着力培育和发展后续产业,有条件的地方引导向中小城镇、工业园区移民。上述权威人士说,“要加强统筹协调,确保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因此,他认为,要进一步完善扶贫战略和政策体系。比如,发挥专项扶贫、行业扶贫和社会扶贫的综合效益,实现开发扶贫与社会保障的有机结合。而且,对扶贫工作可能产生较大影响的重大政策和项目,要进行贫困影响评估。另外,督促各行业部门要把改善贫困地区发展环境和条件作为本行业发展规划的重要内容,在资金、项目等方面向贫困地区倾斜,并完成本行业国家确定的扶贫任务。
比如,在投资上,加大对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和民生工程等方面的投入力度,加大村级公路建设、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整治、小流域和水土流失治理等;在产业政策上,引导和支持企业到贫困地区投资兴业,引导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贫困地区转移,国家大型项目、重点工程和新兴产业要优先向符合条件的贫困地区安排。
要创造更多的条件,鼓励和帮助有劳动能力的扶贫对象通过自身努力摆脱贫困。上述权威人士说。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张辉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