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3-61520695 举报电话:023-61520697

辽宁唐家镇:解群众“燃眉急”、“挠头事”

2013-11-14 12:03:28  来源:农民日报  作者:唐文

近年来,辽宁省大洼县唐家镇先后创造并实施了驻村指导五位一体助基层六民工程等基层党建工作载体,赢得了全体党员的积极拥护和上级党委的充分肯定。在此基础上,该镇探索建立了由镇班子成员任村党组织第一书记进村入户接待群众制度,及时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遇到的重点难点问题,展现出群众得实惠、政府得民心、社会得和谐、干部得锻炼的多元效应。

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实施阶段,唐家镇党委感到,虽然在帮助群众排忧解难上没少费心思、下力气,也取得了许多实实在在的成效,但群众中的老大难问题仍然存在。一方面,一些镇领导习惯于面上指导、口头指导,蹲下身子解剖麻雀不多不够;另一方面,普通机关干部担任第一书记或驻村指导员,对群众的难事不敢应承、急事不敢拍板、干群矛盾不敢做主,工作治标不治本、不深不实,久而久之,必将失去群众的信任和拥护。对此,11名班子成员紧紧抓住率先垂范这一关键,以村党总支第一书记的身份进村入户,解决群众燃眉急挠头事

接访制度形成后,唐家镇在村委会设立第一书记接待室,把每周三作为第一书记接待日,把当天受理、当天转办、首问负责、一周回复作为工作准则,由第一书记带领三名机关干部或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接待群众。在各村部、小卖店等村民经常集中地点设立公示牌,把第一书记制度内容、机关干部姓名、电话广而告之,让群众家喻户晓。

镇党委出台了第一书记接待日考核制度,在接待日的第二天将接待日工作情况在电子显示屏上公布,以此督促第一书记真正把温暖送到群众心坎上。同时,要求第一书记把服务群众的过程作为强化宗旨意识、改进工作作风的过程,把群众满意不满意、拥不拥护、答不答应,作为今后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他们坚持一把手负总责,镇党委书记既是这项活动的设计组织者,又是活动参与推动者。不但率先垂范当好第一书记,还随时了解收集其他班子成员遇到的棘手问题,定期组织召开联席会议加以解决。同时,向全镇居民广泛发放联系卡,明确提出如果不满意各村第一书记的工作,可以直接向一把手投诉。

实际工作中,镇党委一班人感到:大事固然重要,但家长里短、鸡毛蒜皮也不能忽视。一方面,没有小事的铺垫,大事也很难一蹴而就;另一方面,一些小事长期得不到关注,极有可能演变成大事。因此他们把解决实际问题作为第一书记接待制度的根本要求,无论大事小情同等对待。对于群众反映的重大共性问题,梳理后经班子会集体研究解决;对于个性问题,坚持立说立办,诉求单第一时间反馈给职能部门,做到迅速解决。这项制度实施以来,共接待村民860人次,共帮助群众解决医疗保险、补办丢失身份证、孩子上户口、邻里纠纷等问题共计300余件。镇党委协调各方定期为全镇居民免费体检、让全镇中小学生喝上放心奶,争取资金5000多万元对北窑、朱家等村进行了整体改造。

第一书记接访制度是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的新举措。与农民群众零距离接触,在第一时间、第一现场解决问题,不仅密切了干群关系,而且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共产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进而带动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影响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的提升。唐家镇的第一书记把感情连到家、把意见听到家、把信息送到家、把工作做到家、把实事办到家,极大地鼓舞了全镇百姓建设幸福唐家、健康唐家、美丽唐家的积极性,使各村从里到外发生了质的变化。2012年,全镇生产总值实现22亿元,公共财政收入实现1.01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达到13.5亿元,农村人均纯收入实现13640元。

编辑:何西 责任编辑:田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