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菜贩(吴齐超饰)卖菜给迷糊爹爹(刘平饰)
城乡统筹网讯:社区一位老人常犯迷糊,居委会主任成了他的“管家”,照料老人生活。发生在青山区冶金街通达社区的这一真情故事,被创作成为微电影剧本,近日在冶金街拍摄。“希望这样的真情故事能感动邻里,弘扬美德。”昨日,冶金街办相关负责人说。
把居民身边事搬上银幕
昨日,预计时长15分钟的微电影《心窝里的密码》已经拍竣,正在进行后期制作。“我们有自信,这部电影肯定能感动身边的街坊邻里,因为这是真人真事。”冶金街相关负责人说。
故事讲述的是:独居老人童徳贵时常犯迷糊,不是忘了银行密码,就是不记得安排生活起居,有时候摔跤鞋掉了都不知道捡。居委会主任林华芳很关照他,帮他掌管低保金存折,帮他料理生活起居,有时老人没钱用了,林华芳还掏出自己的钱垫上。
故事的原型,是通达社区居委会主任汪伟与社区的一名独居老人,他们两人的故事,在社区里广为人知。
为了把社区真情故事讲给更多人听,弘扬正能量,冶金街办事处决定将这个故事拍成微电影,并请来专业人士写剧本、拍摄。
十几名演员都是街坊
“我们是自己人演自己人。”昨日,主角之一、饰演迷糊爹爹的刘平笑着说。今年61岁的他,在社区唱歌班唱歌时,被导演选中,成了主角,“说我普通话说得比较好,身材、年纪也与原型相近。”
由于主角身份较特殊,导演之前还担心刘平有忌讳,但他一口答应下来:没什么没什么,我愿意演。“这还是第一次拍电影,导演不嫌弃我没有表演经验,我未必还要挑剧本?”刘平说。
为了让表演真实自然,他和女主演吴思思,一起到通达社区跟随原型人物体验生活。28岁的吴思思说,原型汪伟做事风风火火,对人和蔼,脸上总是一脸笑,让她有了表演模仿的对象,“以前我没在社区工作过,体验了生活表演起来才真实。”
“我觉得拍摄的时间越长,自己就越入戏。”刘平介绍,最后一场戏是一场“哭戏”,本来大家还担心他哭不出来,结果入戏很深的他马上就流出了眼泪,“大家都说我那场戏是真情流露。”
电影总共拍摄了三天。十几名出镜演员,都是街坊邻居。取景的地点,都是街道辖区内的社区办公室、医院、派出所等地。
党工委副书记客串卖菜小贩
冶金街党工委副书记吴齐超也首次“触电”,在电影里扮演一个卖菜小贩。当天,摄制组一行进入23街菜市场拍摄,50岁的吴齐超走进菜摊,饰演卖菜给迷糊爹爹的摊主。由于吴齐超长期在办公室工作,肤色、气质与菜贩有些差距,围观的街坊们都笑说“不像小贩”。旁边有人出了主意:把围裙系上。系上围裙后,吴齐超又卖了几把菜,表演这才“渐入佳境”。拍完这个时长十几秒的场景,他早已是满身大汗。
据了解,这部电影将参加今年九月举行的一项比赛。对此,演员们都信心十足:“真事,又是居民们本色演出,肯定能感动观众。”
编辑:何西 责任编辑:田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