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3-61520695 举报电话:023-61520697

甘肃临夏路街道:“七树一林”托起“民生党建”

2013-06-24 14:00:57  来源:每日甘肃网   作者:张月匡

民有所盼我有所应

临夏路街道七树一林托起民生党建

城乡统筹网讯:高楼鳞次栉比,老院比比皆是,流动人口众多……沿着雷坛河向东,东至兰州商业明珠——张掖路步行街中段,南至绣河沿,北临黄河,享中山桥之荣耀,坐拥兰州市商贸中心——西关十字,在辖区总面积1.04平方公里的面积上,商贾云集、车水马龙,人潮熙攘,这里就是兰州最典型老城区街道——临夏路街道。

这个以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而命名的街道,旧时是兰州西关的一条主要街道,是通往城西城东的交通要塞。自清代以来,先后更名为西关街、西关正街、定西路,建国后改名为解放路,1958年改名为临夏路,临夏路街道办事处由此而得名。

民生与党建,两者看似不同领域,不在同一范畴。面对城市现代化发展进程中社会转型期诉求多元、矛盾多发的实际,城关区临夏路街道作为兰州市中心城区特色鲜明的老城区街道,用创新服务来撬动老城区发展的顽石,探索富有特色的民生党建,把居民的需求放在第一位,在党建工作中充分考虑民生元素,做到民情有人记民怨有人管民忧有人帮,把群众想什么、党员干什么贯穿于党建工作全过程。

街道根据下辖七个社区不同的人员构成特点,以及工商业的分布概况,在悉心培育团结树、惠民树、育人树、文明树、信息树、平安树、学习树的基础上,形成郁郁葱葱的和谐林,实现居民有呼声、党员有所应、党组织有作为的良性互动。

记者唐华伟

团结树”——多民族团结探究和谐样本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和散居地区的少数民族人口不断增加,民族分布和交往格局正在发生重大变化。在此背景下,民族工作如何进入街道、社区?怎样建立最前沿的工作平台?这些问题成为了城市民族工作面临的新课题。

而临夏路街道,对这些问题做了较好的探索。这里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区,共有汉、回、维吾尔、壮、满、蒙古、撒拉、东乡、藏、裕固、瑶族、朝鲜族等十四个民族。作为兰州市多民族经济、生活、文化的集中地,在这样一个街道,民族工作显然不能缺位。

团结就是力量,这力量是铁,这力量是钢……”作为临夏路街道的桥门社区,主要承担着团结树的栽培。团结树象征各民族团结根深叶茂,万古长青。

做社区的民族工作,最主要的经验是感情投入一定要到位,很多琐碎的小事,靠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来打动、感染他们。临夏路街道党工委书记李嘉晨介绍,为打造民族特色社区,街道、社区通过实施五大关心工程,开展枝干相连和谐行枝繁叶茂繁荣行绿叶无声感恩行等主题实践活动,通过关心少数民族群众的经济发展、教育卫生、民生保障、精神文明建设等,加深社区居民间的互帮互助和携手并进的民族情,让团结树根深、枝繁、叶茂、常青。

家住桥门社区的女士是位少数民族群众,去年丈夫重病期间,正赶上孩子读高三,正是需要用钱的时候。在女士一筹莫展之际,社区向其伸出了援助之手。经过社区就业专干多方联系、协调,为她在辖区企业里找了一份家政服务的工作,每月1000多元的收入,暂时缓解了家庭经济困难。

帮助女士,是一份情感,更是一份责任。桥门社区主任陈娟说:“社区是社会组织的细胞,民族工作进社区能更好地发挥党和政府联系少数民族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可以及时地了解和反映城区少数民族的意见和要求。

编辑:何西 责任编辑:田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