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3-61520695 举报电话:023-61520697

山东土城村:麦秸利用换来“地沃天蓝”

2013-06-20 13:53:46  来源:《 农民日报 》  作者:张琦 张纪峰 孙兆河

城乡统筹网讯:“哒哒……”6月17一大早,一辆卡车开进了山东省沂源县鲁村镇下土城村一处打麦场里。接着,车上下来的三个人对着一位扬麦场的大爷呼喊起来:大爷,您家的麦秸卖不卖?

卖、卖!钱少了可不行呢!董大爷说。原来是养殖大户来专门收购麦秸了,他们准备把秸秆粉碎后加工喂养畜禽。

养殖户收购、植物反应堆利用、果园铺盖保湿等都少不了麦秸,俺村的麦秸被早早订购了呢!董大爷说。

如今,鲁村镇1.6万亩麦秸实现了综合利用,使人们不再焚烧秸秆,天空更蓝了,村庄更美了,实现了地肥天蓝的良性循环。近年来,该镇打造生态产业循环链,使每年村里的小麦、玉米、花生等农作物秸秆得到综合利用,不仅培植了资源利用,还优化了生态环境。

在打造生态产业循环链中,秸秆让牛羊猪过腹还田,更是其中一个新亮点。在每年小麦、玉米等作物收获季节,该镇引导养殖户积极推广秸秆青贮和粉碎技术,将小麦、玉米、花生、地瓜、豆类等秸秆进行青贮或加工成饲料,让全镇的60万头(只)畜禽吃上了营养大餐。畜禽所生产的粪便又是非常好的肥料,一些有机山庄或果园大户、蔬菜大户都争先抢购这样的肥料,全部用于种庄稼,回归农田。

目前,沂源县3.4万亩麦秸的综合利用正引发一场裂变式的美丽变革,不仅实现了不着一把火、不冒一处烟的目标,还使农民收益明显提高,真正把秸秆变废为宝,形成了种植养殖生态的良性循环互动格局,促进了青贮养磨菇喂牛沼气有机肥的良性循环。这场变革带来的不仅是传统种植、养殖方式的升级,更推动了全县生态农业与农村新能源的发展,还更新了农民的经营理念。

编辑:何西 责任编辑:田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