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事长陈玉柱(左一)在为合作社社员义务送化肥。谁家地里缺啥、要啥,他总是心中有数,及时送到。 |
为什么杨瑞勇地里打药要给王丽霞打电话?原来,王丽霞是恒丰种植专业合作社的“老板娘”,而杨瑞勇是合作社社员,打药正是合作社为社员提供的服务之一。像这样的电话,从早到晚都有,这一段她一天要接几十个,最多的时候达到了上百个,周围的邻居都称她这个手机是村里的“农事热线”。
“社员们注意啦,现在除草已开始,望社员、机井负责人抓紧联系防治。”这是合作社理事长陈玉柱通过“社讯通”发给社员的短信。每到农时季节,他都要编发类似的短信。光短信费用每月都要大几百元甚至更多,却使社员在农活儿上得到了及时提醒。
“地里的活根本不用操心,说句话就沾(当地方言,“行”的意思)。”提起恒丰种植专业合作社,在村头开童装玩具店的村民张美英赞不绝口。她告诉记者,她们家四口人,或上班或做小生意,都有自己的事干。之前地里有活时,几口人都要请假和关门,累不说,直接影响收入。而自从加入了合作社省心多了。前几天浇地时,也就是打了个电话,合作社就派人带着化肥去了,她家连一个人也没去,10亩地就浇完了。
村里的好多农户都跟张美英一样,在农活上当上了“甩手掌柜”,无论是春种秋收,几乎把所有农活交给了合作社。在省力省心同时,还在农机服务、农资购买等方面也尝到了甜头。
在南高村村民王建军的地头,记者见到了来送肥料的陈玉柱。沾满泥土的调龙裤子、扎进腰里的T恤、板寸头、黑皮鞋,再加上不怎么爱说话的个性,说实话,仅从外表看,陈玉柱跟很多普通农民没什么两样。然而,看到一组数据后,记者不禁对这个貌似普通的农民刮目相看。
成立于2008年的恒丰种植专业合作社,从最初的1个门店、8户社员,发展到现在辐射栾城县南高乡、西营乡、柳林屯乡等周边乡村的18家连锁门店、近8000户社员,流转土地面积1300亩,全程服务面积4.8万亩。短短几年时间,恒丰种植专业合作社完成了由“小门店”向“大合作社”的华丽转身。
“我想把‘农事热线’变成提供更多服务的‘服务热线’,所以我今年要干两件事,一是升格成省级合作社,为县内县外更多农民服务,二是打出自己的品牌,帮社员把农产品卖个好价钱。”陈玉柱指着合作社“恒植大地,丰裕社会”的口号有点激动地告诉记者。
编辑:何西 责任编辑:田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