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3-61520695 举报电话:023-61520697

江西大畈村:砚台产业链形成较大规模

2013-05-14 14:23:44  来源:上饶新闻网  作者:吕富来 王晓昕

城乡统筹网讯:59,记者来到“省级一村一品示范村”婺源县江湾镇大畈村,一进村就听到阵阵“磁磁”声,这是切割、打磨砚石发出的声音。走在村里的“砚台一条街”上,临街370多家门面房里均摆放着砚石,有已经加工包装好的成品砚,有等待加工的毛坯石,还有正在村民刀下雕刻的砚石。

村主任李德发告诉记者,大畈全村500来户,有300多户从事砚台产业。“砚台加工最主要的是‘随体赋形’,巧妙构思,精心设计。”李德发一边介绍,一边将记者带进“钦石轩”,店铺主人汪华钦是一位砚台设计大师。与其他店铺不同,这里没有火热的加工场景,却多了一份难得的静谧。在李德发的介绍下,汪华钦热情地领着记者进入后堂参观。只见一块块原石整齐地摆放在天井一隅,另一边是一方方已经加工好的砚台。汪华钦介绍说,歙砚是中国名砚,大畈所产砚石又叫龙尾砚,是歙砚的代表,主要有眉子、金星、罗纹、鱼子、玉带等石品。说着,他顺手拿出一方砚台向记者介绍:“你看这块,底面是黑色,上半部分却有点点金星,象征‘黎明之前’。我在左下方缀一农夫驭牛图,再将墨池设计成一方井田,象征‘辛勤耕耘’。这方砚台就叫‘天道酬勤’砚。”原来,一方小小的砚台竟集雕刻、书法、绘画、辞赋、品赏于一身,颇具历史、文学、哲学价值。

随着砚台产业的飞速发展,砚盒设计、油漆加工、镇纸生产等配套行业也随之兴起。如今,大畈村230080%从事砚台及相关行业的生产加工,全国80%的歙砚和60%以上的镇纸均出自这里,全村开采、选材、切割、雕刻、打磨、包装、销售的砚台产业链已形成较大规模。大畈从传统的农业村一跃成为远近闻名的砚台村,“砚田”里种出的是“金穗”,年总产值超过亿元,农民人均收入3万元。

编辑:何西 责任编辑:田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