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3-61520695 举报电话:023-61520697

黔江城西街道:绞一根棕绳养家 农妇将一个产业牵出

2013-05-03 11:46:25  来源:重庆日报  作者:杨敏

李传爱正在绞棕绳。 特约通讯员 杨敏 摄

城乡统筹网讯:要不是靠着这根棕绳,我家没准早就垮了!近日,黔江区城西街道册山社区,李传爱一边忙着棕绳,一边感慨地说。

连夜雨

李传爱今年40岁,年轻时脊柱意外受伤,留下严重后遗症,再也不能干重体力活。

婚后,虽说丈夫黄义益终日忙里忙外,勉力支撑起了这个家,但全家人的日子却一直过得不大容易。

屋漏偏逢连夜雨。

20066月,黄义益遭遇车祸受了重伤,左下肢膝盖以下被截去,成了残疾人。

那时,他们的大女儿10岁,小女儿才3岁。

一家人瞬间陷入恐慌之中。

绞棕绳

李传爱别无选择,只得接过挣钱养家的重担。可因为脊柱有伤,肩不能挑背不能扛,干些什么才合适呢?

说来也巧,一次赶场时她忽然发现,编织绷子床用的棕绳销路不错。

一根长35米、直径不到2厘米粗细的棕绳卖2.5元,除去约0.7元的成本,能赚1.8元。

她当即买回一捆棕片,试着绞起棕绳来。

绞棕绳不复杂,是一项熟能生巧的活,大致工艺是这样:先将棕片撕成一小束一小束棕丝,首尾相接,揉捻成长长的棕线,卷成毛线球模样的坨子;从坨子上扯出一个线头,固定在墙上或树上,坨子则套在木质槁子上,操作者手持槁子不停摇动,棕线内一根根细小棕丝相互缠绕而成棕条。

最后,将两根棕条绞合在一起,这便是棕绳了。这一道工序当地人称为

绞棕绳时,李传爱一家人往往全民动员:两个女儿撕棕片,丈夫缠坨子,李传爱绞棕条、棕绳。

不容易

一天下来,一家人能绞出大约20根棕绳,一个月的总产量至少600根。

按每根赚1.8元计算,一个月下来的纯收入1000多元。

每逢赶场,李传爱就拿棕绳去卖,顺便采购棕片。

时间长了,做绷子床的、出售棕片的,都知道了这个靠绞棕绳养家的女人。

她靠着绞棕绳,硬是把一个家撑了起来,想想真不容易。册山社区居委书记喻光明说。

成产业

李传爱绞的棕绳做工细、质量好,深受商家好评。

一年后,不少商贩开始慕名上门订购棕绳,她再也不用上街去叫卖了。

其实,之前册山社区也有绞棕绳的村民,但从来没人将这当作一项正经活来做,所以效益普遍不咋的。

李传爱绞棕绳养家,让周遭村民一下看明白了,原来这玩意真可以挣钱呢!

大家纷纷买来棕片绞棕绳。

经过短短几年时间的发展,册山社区的棕绳加工户数竟然达到了300多家,绞棕绳成了个正儿八经的新产业。

编辑:何西 责任编辑:田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