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统筹网讯:4月4日,永川区五间镇合兴村漫山遍野的桃花已经凋谢,但前来登山踏青的游客仍络绎不绝,村里新建的两家“农家乐”打起了“拥堂”,店主只好满脸笑容、一遍一遍地宽慰排队等候的游客:“马上就轮到你们了!”
“做梦也没有想到,我们村还能有今天!”其中一家“农家乐”经营主邓治军告诉记者,合兴村是“水淹村”,以前是个穷得“拉屎不生蛆”的地方,现在却建起了1000多亩桃园,成了城里人都向往的“桃博园”。
合兴村以往受穷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水库占地。合兴村位于永川最大的上游水库库区尾端,该水库于1958年开建,1975年完工,是一座水面达1000多亩的中型水库。水库不仅将该村平坝地区大片好田好土淹没,还淹没了原有部分道路。
其中,该村石栏桥、石猪槽两个合作社更是成了水中孤岛。岛上600多村民,长期靠坐渡船出入。
“那些山坡以前大多是荒起的!”邓治军指着山上的桃园说,水库建成后,共形成了20多个岛屿或半岛,多是坡度在30度以上的坡瘠地。
失去好田好土的村民只能在山坡上耕作,但因坡度大、地势高、土地贫瘠,虽然山下就是水库,庄稼仍然十年九旱,收成非常低。合兴村因此被列为市级贫困村。
上世纪90年代起,随着大量村民进城务工,山上荒芜的土地越来越多。邓治军也带着妻子远赴大连打工。
2007年,国家出台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合兴村的发展迎来重大转机。
2008年,永川整合移民后扶、扶贫等项目,投入200万元建成燕子山大桥,使石栏桥、石猪槽两个合作社结束了乘坐渡船出行的历史。之后,又整合500多万元,为该村修建了5.8公里农村公路和另外两座桥梁,彻底解决了该村交通问题。
2010年,合兴村又从上级部门争取到水土保持和土地整治项目,投资近1000万元,对岛屿和半岛上的1000多亩坡耕地进行了整治,并建起了上山和环山作业便道。
2011年,合兴村又争取到小农水项目,投资328万元,建成了由提灌站、高位水池、灌溉管网组成的灌溉系统。记者看到,山上任何一片桃园,随时都可打开龙头进行管灌,“十年九旱”成为历史。
3年前,五间镇政府为合兴村策划了“桃博园”项目,鼓励大户流转土地,种植桃树。
目前,该村20多个岛屿和半岛已全部种满桃树,共有10多个优质品种。随着基础设施的改善和产业的发展,该村终于摘掉了贫困帽。
种植大户刘远弟告诉记者,他种植的600亩桃树今年开始挂果,丰产后,每亩预计可实现5000元以上的年产值。
2011年春节,邓治军与妻子回家过年,看到家乡巨变,决定留下来发展。今年2月,随着合兴村1000多亩桃花陆续盛开,邓治军的“农家乐”正式营业,仅一个多月时间,赚了2万多元。
据了解,永川还将在今年内修建一条连接合兴村与黄瓜山蓝莓园、总长3公里的公路。届时,合兴村的“桃博园”将被纳入黄瓜山乡村旅游示范区范围。得此利好消息,合兴村目前已有近10户农户开始筹建“农家乐”。
编辑:何西 责任编辑:田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