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3-61520695 举报电话:023-61520697

南川:新乡村金龙村掠影 乡村变样生活好

2012-10-23 14:58:01  来源:南川日报   作者:罗越鸿

金龙村的巴渝民居建设改善了村民的居住条件。 见习记者 程怡 摄

昨日,记者走进大观镇金龙村看到,一条条水泥路向村庄四面八方延伸,一座座韵味十足的巴渝名居,在青山绿水的环抱中熠熠生辉,蓝莓、红枫、樱花等特色花木整齐错落在阡陌如织的田野里……村民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该村村主任游绍伦告诉记者,如今的金龙村民走的水泥路、住的小洋楼、喝的是自来水、用的是清洁能源……这一切得益于美丽新乡村的建设。

打造美丽环境

建筑白墙黑瓦,河塘清清,鱼儿畅游,行走在金龙村的乡村道路上,迎面拂来的微风夹还杂着瓜果的香味,阡陌纵横的道路、田野整洁、干净,在金龙村,家家户户门前都摆放着垃圾桶,各个村庄、院坝都看不见一点裸露的垃圾和杂物,整洁、干净便是金龙村给人的第一印象。

“看到这样的场景,谁也不会想到,金龙村前几年环境的脏、乱、差。”游绍伦说,从2010年开始,金龙村开展了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对污水进行集中处理;设立垃圾中转站6个,垃圾桶150个,垃圾清运车2辆,垃圾手推车24辆,田间废弃物收集池53个;建立农村垃圾“户集中、村收集、镇转运和处理”的模式,由农户将垃圾放到垃圾桶里,然后由村保洁员分类处理。

金龙村环境从以前的脏乱差到如今的美如画,村民曹明英感到非常自豪,她告诉记者说:“现在金龙村坏境好了,村庄美了,住在这里让很多城里人羡慕不已。”

建设巴渝民居

白墙、青砖、花栏杆,飞檐、翘角、坡屋顶,一幢幢古色古香的小洋房错落分布在路边,与房前屋后的花丛灌木和四周高低起伏的小丘交相辉映,这里便是金龙村村民居住环境。“以前我们家的房屋很破旧,遇到下雨天屋顶有时会漏雨,实施巴渝名居改造后,房子看起来就像一栋别墅,住起非常舒服。”村民熊禹琴说。

现在金龙村居住条件改善了,周围环境也变好了,旅游业也发展了,许多游客都选择在金龙村住上一晚,感受巴渝民居独特魅力。在金龙村,和熊禹琴一样,将自家旧房改造成为巴渝新居的村民有140多户,他们在房前屋后植树绿化,安装栅栏。巴渝民居已成为金龙村靓丽的风景。

享受幸福生活

屋顶的太阳能热水器、院坝边安装的沼气池,道路两旁的太阳能仿古路灯、田间的太阳能杀虫灯……如今,金龙村几乎家家户户都用上了清洁能源。

走进村民许洪杰家,沼气灶正“扑哧扑哧”的冒着火苗,主人正忙着炒菜。许洪杰说,“千万别小看沼气的使用,一年下来能节省一笔不小的费用。以前做饭、炒菜都是用柴草,每年要用许多时间去准备柴草,做饭的时候经常搞得灰头土脸,烟熏火燎,夏天把人烤得汗流浃背,既不卫生,也不环保。”

在金龙村,和许洪杰一样使用清洁能源的村民达100余家,每年每家将节省上千元的燃料费,清洁能源让他们的生活变得更变美了。

编辑:陈麒 责任编辑:李伟 杨嘉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