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

“好学校在身边”——记重庆市江北区十八中两江实验中学

2016-06-23 09:40:11  来源:本网  作者:SystemMaster

学校实验课教学现场

重庆十八中两江实验中学校,现位于两江新区核心地带鱼复工业园区,紧邻渝长高速公路,是江北区投资2个多亿建成的一所现代化的高完中。学校办学规模60个教学班,可容纳学生3000人,总建筑面积约4万平方米。现有35个教学班,学生1700多人。
学校具有优美的教学环境及一流的硬件设施。有造型现代而又典雅的教学楼,环境雅静、设施齐全的学生公寓,专业化、服务化的食堂,还有功能齐备、极富艺术性的图书馆、室内篮球馆、室内恒温游泳池、多功能报告厅等,各学科实验室、探究室、电脑室、录播室配套齐全,装备先进;拥有一流的400米塑胶标准田径场、篮球场、网球场、羽毛球场、室内乒乓球设施;建有专门的美术室、音乐室、形体训练室等。学校处处洋溢着现代气息和文化气韵,是学生求知成长的乐园和放飞理想的天地。
学校走内涵发展之路,着力培育一支实干型、研究型、创新型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教师队伍。目前,学校教师154人,其中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全国优秀教师、特级教师、全国百名德育科研名师、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突出贡献奖各1人,重庆市、江北区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20余人,多人获 “重庆市德育先进个人”、“重庆市竞赛园丁奖”、“江北区优秀党员”等荣誉称号,另教师有126人次在全国、市、区辅导学生竞赛中获奖,广大教师博学民主、修身笃行、善教爱生、敬业奉献。
学校以“和合”为主题文化、坚持“和合教育”的办学思想,彰显“和合毓英才,两江汇一流”的办学理念,全面构建特色办学模式。在校园管理方面打造“全面优质化”的管理文化,建构“细节工程”的管理模式;在德育方面,基于“和合”教育核心思想,确立“善、孝、信、礼、和”以及“爱智慧”的德育理念;在教育教学方面,构建“以学生为中心、以态度为核心”和以“自学—互学—展学—点拨—过手”的“双心五环”和合课堂教学模式。

学校围绕“和合”主题,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系列活动。对我校特色创建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和合”典型事例进行宣传,每期评选学校“和合”课堂、“和合”德育优秀奖,推出感动身边的人和事。开展各种“和合”活动,专设“和合”腾骧艺术节活动,举办 “和合”体艺节田径运动会、爱心义卖活动、“班级形象”大赛、学生书画作品展、汉字听写大会等。在活动中不断修炼师生艺术气质,提升艺术素养,形成学校办学特色,学校大课间活动获江北区大课间操评比一等奖,学生参加全国、省市书法、美术、音乐大赛,67人次分获全国、省市一、二等奖。

基于“和合”教育核心思想,我们确立了善、孝、信、礼、和”以及“爱智慧”的德育理念,创新了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完善”的德育模式,成立了“重庆十八中两江实验中学志愿者服务队”,招募了238名志愿者,组建了“文明言行监督分队”、“学生常规考核分队”,组织学生到和韵家园社区为路道除尘,为花园除草,制止乱跑乱扔等不文明行为、文明劝导等志愿者实践活动,受到镇政府的高度赞扬,江北报予以专题报道。开展好“我们的节日”元旦、春节、元宵、端午节、中秋节、教师节、国庆节、重阳节、消防宣传日、法制宣传日系列主题教育活动,组织学生慰问抗美援朝“老革命”徐树林先生,“学雷锋、献爱心”爱心义卖,“多一片绿叶,共绿两江”植树节,“情系校园,爱心助学”,“争做先进学生,弘扬五·四精神”等活动,逐步形成“主体、和雅、体验、和谐”的德育实施形态,培养学生成为心态平和、姿态和雅、具有合作精神,善于整合、有爱、有善、有智慧的全面发展的合格中学生,各种活动被《重庆日报》、华龙网等多家媒体予报道。
学校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认真抓好艺术类课堂教学研究。专门举办了音乐、美术特长班,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良好空间,学校艺术专业学生上重本率达到百分之百,学生专业科目测试居重庆市前三名,专业考试超过全国重点线30分以上达58%。学校通过举行大课间操、球类运动会、“和合腾骧”歌咏比赛、学生书画作品展、汉字听写大会、学生才艺大比拼等艺术活动,形成我校艺术办学特色。
学校紧紧围绕教育教学中心,一是认认真真开展“名师培养”活动,二是真真切切开展“课改合格课建设”活动,三是扎扎实实开展“青年教师专项成长”系列活动,四是轰轰烈烈开展“中高考学科教师过把‘学生瘾’做中高考题”活动。学校积极地创造条件做好骨干教师的培养工作,邀请教育专家房涛院长进行专家指导、借力西师附中资深教育专家张万国老师作专项培训、组织开展“课改新视界”教学观摩周活动、邀请重庆南开中学及重庆十八中名师走进课堂,推行首席教师制,举行中高考教师做中、高考题活动,积极打造名师队伍,发挥领头羊效应。学校林宁老师在重庆市计算机优质课大赛中斩获“一等奖”。以“课改合格课建设”为契机,按照“一年掌握常规、三年胜任熟练、五年能挑重担、十年力争骨干”的培养目标,采取结对子、压担子、搭台子的策略,为青年教师的成长、成才、成名创造机会。
学校以“和合”教育为特色方向,以“阳光灵动课堂教学”为引领,形成我校教学特色,在西南地区乃至全国都有较大的影响力,中国教师报、重庆市教育评估院各位专家都对我校灵动课堂教育予以高度评价,山东杜郎口、河北廊坊、贵州、云南等地的教育同行以及梁平城西永中、14中、洛碛中学、长寿湖中学等学校教师纷纷到我校观摩,《重庆日报》、《西部开发报》、《教师报》等媒体予以报道。

编辑:微知 责任编辑:颜劲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