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知路上六十载,播洒阳光绘七彩。高阳人怀揣“七彩教育”梦想,努力探寻一条让师生感受温暖的特色教育之路。七彩理念、七彩课程、七彩评价已成为高阳小学探索特色教育之路的核心。
一、传承高阳历史文脉,凝炼七彩教育理念。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爱国诗人屈原在《离骚》开篇即表达了作为高阳后裔的自豪之情。高阳帝即“五帝”之一颛顼皇帝,号高阳氏,他代表着阳光、正义、温暖、和谐。一直以来,人们依托庙宇教化育人,学校选址高阳庙,故名高阳小学。1939年,陶行知先生在合川创办育才学校,先生的生活教育思想滋养了一代又一代高阳人。60年代,高阳人走进农家,教农民识字,拜农民为师。80年代,高阳小学作为合川生活教育整体试验学校开展了实践研究。进入21世纪,在素质教育改革的洪流中,高阳人传承历史文脉,挖掘 “高阳”文化,提出 “七彩阳光、温暖一生”的办学理念,以“七彩课程”为载体,以培育阳光、自信、乐学、向上、优雅、爱国、担当的“七彩少年”为育人目标,形成了特色鲜明的“七彩教育”。
二、植根生活教育实践,建构七彩教育课程。
行知先生指出:“我们的实际生活,即是我们全部的课程;我们的课程,就是我们的实际生活。”我们从当年育才学校的课程观中汲取营养,提出了“国家课程校本化、校本课程特色化、特色课程社团化、社团课程生活化”的七彩课程理念。整合、拓展一切教育因子,建构起七彩课程体系。
(一)整合形成五大课程体系,实施“小先生课堂”。
我校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进行适度的整合,促进国家课程校本化,加强教材的二次开发,形成“人文、德育、科技、健康、艺术”五大课程体系。对合川儿童画与高阳鼓文化进行提炼,开发了《心随鼓动》、《巧绘人生》两大特色课程。
我们发扬育才学校“小先生课堂”,形成“开放、阳光”的七彩课堂。把课堂还给学生,让他们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孩子们通过“自学质疑—互动探究—体验归纳—反思拓展”的“学教”途径,即知即传。让学生教学生,学生影响学生,实现“求真知、做真人”。校本课程《心随鼓动》里面的各种动作,全部来自学生示范。课堂上,同学们纷纷离开座位走上讲台,手把手地指导同伴。一个教一个、几个教一个,教的有板有眼,学的像模像样。老师不停地用微笑和高翘大拇指,给“小先生们”增添自信。
(二)拓宽建设两大课程领域,实施“生活化课堂”。
行知先生指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我们认为:学校的一切皆课程,把环境和活动两大领域纳入课程体系。
建设七彩环境课程。行知先生说:“天然环境和人格陶冶,很有密切关系。”校园环境作为一种特殊的教育载体,也是课程,同样具有教化育人功能。于是,我校倾力营造“1台3园5廊7彩”的环境文化。力争让每一处景致都会说话;让每一个孩子参与其中;让每一个角落都成为课堂。
1台指高阳大舞台。说到它,我们还有一段儿小故事与大家分享: 记得那是2010,从重庆骨干校长班学习回来后,我一直在思考:学校如何才能做出特色?一天,一个人独自走在空无一人的操场上,面前是空空的主席台,于是我就想:这个地方除了升旗、重大演出使用,平时都空着,何不让孩子们上台去展示一下才艺……与同事们一商量,大家都觉得这个主意不错。为了不耽误上课时间,我们就把它定在20分钟的大课间,而且还取了一个响亮的口号“高阳大舞台、有才你就来”。于是一期一个主题、一天一个班级,师生同台、家长助演,孩子们自主评选周冠军、月冠军、学期冠军、年度总冠军……当时,就有人说风凉话:高阳小学这个是小孩儿过家家,没档次;也有人说我们这个是兔子的尾巴,长不了……面对孩子们的期盼、老师们的参与、家长的配合,我们在压力下选择了坚持!几年下来,高阳大舞台参演人数超过12000人次,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一致好评,合川电视台江城大舞台栏目组每月还专门开设了“高阳大舞台”专栏。后来,大课间扩大到40分钟,我们围绕高阳大舞台,用独具特色的高阳儿童鼓串起了整个间操课,校园变成了欢乐的海洋、艺术的天堂。而今,“高阳大舞台、天天都精彩”已经演绎成了高阳小学的校园主题文化,我们憧憬着孩子们自信满满地从高阳大舞台走上人生的大舞台。
3园是指我们的文化园、种植园和气象园。文化园是我们的阅读课堂,同学们在这里阅读校史、阅读精典,让阅读成为习惯;种植园是我们的生活课堂,孩子们在这里手脑双挥,收获成功的快乐;气象园是我们的科技课堂,孩子们在这里探寻大自然的奥秘。
德润童心、巧绘人生、舞出精彩、撬动未来、知行合一“5”大文化长廊,孩子们在参与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一班一品的“7彩”班级,是同学们和老师一起精心营造的小天地。
创新七彩活动课程。为了更好地让学生在生活中涵泳体验,在生活中竞争向上,收获阳光与自信,懂得优雅与担当。为此,学校开设了小小气象员等80多门社团活动课程,供大家挑选。特别是“植树礼、毕业季、拓展日”三大主题活动课程,更是精彩纷呈:
金秋10月,天真可爱的一年级小朋友在老师带领下来到校园,开展“我与小树共成长”的植树活动。他们种下的是希望、见证的是成长。
阳春3月,六年级的孩子们来到种植园里播种校花——向日葵。到了6月,向阳花盛开的时候,孩子们幸福的笑脸上洋溢着生命绽放的精彩。
每年,我们都要组织同学们到重庆通信学院、天才梦工场,合川钓鱼城等校外基地进行拓展体验;到社区、入家庭参与社会调查,我们做目的就是尽可能地让孩子们走进生活、走近大自然。
三、基于生活教育思想,实施七彩教育评价。
行知先生说:“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为此,我校既关注学生现在的生活,又关注学生未来的生活;既关注学生的物质生活,又关心学生的精神生活。提出了“人人都参与,个个都精彩”的评价理念,实施 “源于生活、经由生活、为了生活”的七彩教育评价体系。
七彩评价内容源于生活。七彩教育来自生活,七彩教育的评价内容也必须植根于生活。学生的生活需要什么,我们就教什么,教什么我们就评价什么。我们既评价学生的生活力,又评价学生的生存力,还要评价学生的生长力。我们可以预设评价指标,如主题月找寻的“尊师少年、爱国少年、孝德少年……”孩子们也可以自主申报 “艺术少年、漫画少年、创意少年……” 源于生活实际的评价内容,衡量学生不再只凭借考试。
七彩评价方式经由生活。七彩教育要想有效实施,评价方式必须经由生活。我们密切关注生活中孩子的成长,不断丰富评价方式。既有学生的自我评价,又有同学、老师和家长的参与。开学初的诊断性评价,让学生找到新起点。学期中的“一事一评”等形成性评价,让学生收获成功的快乐。期末同学、老师和家长一起进行终结性评价,为今后的学习找准方向。
七彩评价目的为了生活。七彩评价的目的是为了生活,为了实现学生“向前向上的生活”。我们将 “七彩少年”的育人目标融入学校、家庭和社会生活中。在学校,侧重于评价孩子的学习习惯、学习兴趣和团队意识。在家庭,让家长参与,侧重于评价孩子的家庭观念、独立生活能力。在社会,让社区参与,侧重于评价孩子热心公益、服务社会的能力。七彩评价激发起学生对现实生活的热爱,点燃学生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引领学生去开创新的生活。
播洒七彩阳光,收获一生温暖。全国少年军(警)校示范校、全国中小学校园足球示范学校、重庆市特色文化校园……
一项项荣誉见证着七彩教育的成长,见证着七彩生命的绽放!为了实现美好的七彩梦想,我们每一个高阳人都愿意静静地等候七彩绽放、向阳花开!(本文作者系重庆市合川区高阳小学 王正富)
编辑:豆豆 责任编辑:颜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