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

重庆丰都县稳步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取得实效

2015-11-24 15:57:56  来源:本网  作者:任小林

名山街道中心校

平都中学大课间活动

卓越课堂

本网讯(通讯员 任小林)近年来,丰都县围绕“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试验县”建设,以“深度学习教学改进项目”为抓手,以“常态化、全员化、全科化、课型化”为标杆,统筹全县课改、研训、育人目标、办学水平提升等工作,稳步推进全县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并取得实效。
一、“四项制度”重构管理新体系
一是完善责任管理体系。制定“深度学习教学改进项目”管理评价意见和积分考评细则,完善“县级管理?乡镇管理?学校管理?学科管理”的项目技术层面梯形管理体系,明确各层级设计、管理、反馈、总结等职能。将教科所、进修校、电大等整合为“教师发展中心”,实现研训一体化管理。

二是健全课题管理制度。坚持以教学一线人员为主体、以实践应用为主要特征、以提高质量为根本目标,健全课题申报、立项、审批等制度。将“深度学习教学改进项目”细化为“学科课型创新”“学科校本课程开发”“项目管理评价研究”“学科研训模式研究”“项目与师生发展研究”等5大研究专题,24所学校参与研究。经审查,立项74个县级规划课题并深入实施。

三是优化项目研训机制。建立学科项目专人联系、专项人才选拔、本土专家素质提升等制度,制定研训跟踪考核办法,提高项目研训的质量和效益。丰富载体活动,通过开展“项目操作能手”“专题讲授师”“课例设计标兵”“磨课师”等评比活动,以及召开项目推进会、开展研修培训、举办分组互动研修等方式引导教师边教边研、主动研修。

四是创新赛课评定制度。今年,在总结前四届“先锋杯”比赛经验和不足的基础上,结合“深度学习五度评价”标准,创新开展“春赛”和“秋赛”模式,展示优秀课例568节,评出“课改先锋”24人。推进实施“项目合格学校”“项目达标学校”“项目示范学校”考核评比活动,分别挂牌命名,树立项目研究样板。
二、“四个必须”推进课堂高效化
一是坚持主题备课“四必须”。在备课环节中,要求教师做到“教学目标动态化、教学环节程序化、核心问题探究化、三测检查效度化”,引导学科教师重构单元目标,实现备课有深度。

二是坚持上课操作“四必须”。在课堂操作上,要求做到“多媒体必须使用、教学流程必须呈现、核心知识必须先学后教、效度检测必须有三次”,引导学科教师重构课堂结构,实现教学有深度。

三是坚持活动练习“四必须”。在学科教学中要求做到“练习数量必须符合规定;练习形式必须先独学再对学、群学;活动评价必须先品过程再品效应,并用“等级+等级”认定;结果反馈必须先评后讲”,引导学科教师重构学习方式,实现学习有深度。

四是坚持评价监测“四必须”。即评价内容必须满足深度学习“四性”特点(高生态化的潜质性、高饱和度的知行性、高智情商的品质性、高前瞻量的致远性),评价形式必须坚持“自评+他评”,评价分析必须是班级数据的整体分析,评价表达必须是“等级认证+综合表述”,引导学科教师重构师生关系,实现评价有深度。
三、“四课四化”打造教研新常态
一是听课常态化。制定“深度学习‘五度’观课问题谏言记录卡”(关注知识整合饱和度、关注学生活动灵动度、关注讲练形式纵深度、关注总结归纳提升度、关注习题拓展致远度),听课教师随机抽取听课任务,带着不同的听课任务进课堂听课并完成记录卡。原则上领导干部每期听评不少于30节、普通教师不少于20节。

二是评课全员化。建立“独学、对学、群学”三学模式,听课教师按照“分小组研讨、自由发言、核心发言、形成共识”的基本流程,集中研讨课堂教学在内容、形式上的得与失,达成集体共识,提炼成“研课点”。

三是研课专题化。将“研课点”回归到执教者的核心教学环节中去,有效发挥微课在研课过程中的作用,研究者用“五分钟微课”形式现场做课件展演“我的做法”,将自己的改进建议通过课件展示供大家研究,形成对于某一核心问题的操作策略共识。

四是磨课成型化。以操作策略共识为基础,主讲者自动成为问题解决的“磨课师”,通过“五分钟展演”或者“二次教学”等形式,进行诊断改进式磨课,引导全体教师领悟并学会操作策略。
四、“四门课程”展示课改新成果
一是精品课程。坚持以学情需要设主题,以主题、目标、活动、评价四要素为实验支架,从教材资源重构、课堂结构重构、师生关系重构、知识与能力关系重构、能力与价值观重构等方面开展研究,促进精品课程出实效。目前,全县有深度学习精品项目学科24个。

二是一般课程。将一般课程作为承接及推广精品课程研究成果的平台,坚持边研究、边总结、边推广,提高项目研究的效益。目前,全县有深度学习一般项目学科50个。

三是辅助课程。通过开发本地资源,形成多门辅助课程,推动建立项目学校“深度培养”模式。包鸾中学、龙孔中学、龙河中心校内化“深度学习教学改进项目”理念,开设了“我是一个小木匠”“丰都旅游景点导游”“柑橘与家乡共繁荣”“校园龙鼓舞大课间操”等多门校本课程,滨江小学《国学读本》、十直中学《十直风情》、三元中学《红柚飘香》等地方教材源自本土、特色彰显。

四是特色课程。全面建设“三校一地”(3所特色课程示范学校、1个校本课程创新实践基地),扎实开展“礼仪发展人生”“国学经典赏析”“高中语文课程创新”3个特色课程项目研究,实现项目研究深度发展,推动全县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断深入。

编辑:豆豆 责任编辑:颜劲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