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

“六个转变”设计升级版现代职业教育路径

2015-09-28 14:38:07  来源:中国教育报  作者:刘洪一

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以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为指南,以适应经济新常态和技术技能人才成长成才为要求,以我国职教发展中的重大现实问题为导向,以服务国家战略为旨归,推动职业教育在发展策略、实施方式、培养目标、育人体系、育人模式、教学管理等方面发生转变,为打造升级版的现代职业教育进行了路径设计,提出了明确目标。

发展策略:从规模速度发展向内涵质量发展转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职业教育发展迅猛,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已分别占高中阶段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形成了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有效地改变了人才培养与实际需求脱节的弊端。面对“互联网+”行动、“中国制造2025”、“一带一路”等战略部署,以及技术技能人才成长成才、可持续发展的新要求,《意见》及时转变发展策略,明确提出深化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中心任务,在我国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要历史节点,实现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策略的重要转变。同时,这一发展策略也适应了我国人口和招生情况的变化趋势,作为重要的办学风向标,各类职业院校势必以更大的投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做强”胜于“做大”,以质量论英雄,不是单纯以规模论英雄。

实施方式:从碎片化改革向系统设计整体推进转变

职教领域在过往的改革创新中,如工学结合、顶岗实习、订单式培养、职业精神养成、国家精品课建设等方面,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但值得注意的是,改革的“碎片化现象”比较突出,脚痛医脚、以偏概全的情况亦时有发生,全局性的系统设计和整体性的推进举措都显不够。《意见》贯彻落实全国职教会议精神和国务院《决定》,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对学生全面发展、产教融合的协同育人机制、人才培养体系、人才培养模式、专业结构优化调整、教学标准体系、国际合作、质量管理和保障制度等方面进行了关联性系统化设计,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给出了整体性的实施方案和推进路径。

培养目标:从专注职业技能向立德树人全面发展转变

职业教育以富有应用特色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为国家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人力资源支撑。随着我国产业转型升级的加快,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学生对可持续发展和就业创业的综合能力要求越来越高。调查显示,思想道德、职业素养、文化素养、职业综合能力等要素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中越来越凸显出重要性和紧迫性。《意见》把立德树人、全面发展作为基本原则,强调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把职业素养与职业技能高度融合,从注重专业技能培养向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转变,在人才培养目标上进行了新的明确定位,更好地适应了经济新常态和技术技能人才成长成才的根本要求。

育人体系:从衔接不够紧密向系统化培养转变

《意见》突出了职业教育的“类型观”和人才成长的“发展观”,提出要积极稳妥地推进中高职人才培养衔接,特别提出重点设置培养要求年龄小、培养周期长、复合性教学周期长的专业,对中高职衔接专业的公共基础课、专业课和顶岗实习等统筹安排,制订中高职衔接专业教学标准。《意见》对中高职在培养规格、课程设置、工学比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资源配置、教材难易程度等方面也都做了具体要求。《意见》还强调建立学分累积与转换制度,促进工作实践、在职培训、学历教育互通互转,对拓宽技术技能人才终身学习通道做了统筹考虑和系统安排。

育人模式:从一般对接向产教深度融合转变

《意见》紧密契合“互联网+”行动、“中国制造2025”、“一带一路”等国家重大战略部署,要求参照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科学合理地设置适应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发展的专业,加强与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新兴战略产业相关的专业建设,从专业建设方面实现产教深度融合;《意见》强调发挥企业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主体作用,在生产性实训基地、集团化办学、现代学徒制等方面创新校企合作的方式、路径,完善协同育人机制;《意见》对强化行业对教育教学的指导、专业教学紧贴技术进步和有效开展实践性教学等做出明确要求。《意见》把产教融合、协同育人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从专业优化、内容更新、操作路径、运行模式和体制机制的层面立体化地推进育人模式变革,实现产教深度融合。

教学管理:从常规管理向标准化规范化管理转变

《意见》强调国家层面要定期修订和发布中高职专业目录,组织制订课程标准、专业教学标准、顶岗实习标准、专业仪器设备装备规范等;省级层面要依据国家标准,借鉴国际先进的专业与课程标准,组织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专业教学方案和课程标准;院校层面要结合办学定位、服务面向、创新创业教育目标,借鉴、引入企业岗位规范,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意见》还对完善管理机制、质量监控保障体系、教材建设、双师型教师培养、信息化技术、实训设备、研发服务体系建设等做了规范化要求,从标准、制度、机制的层面推动从常规性的教学管理向标准化规范化管理转变,从制度层面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作者系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校长)

编辑:豆豆 责任编辑:颜劲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