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

重庆外国语学校开展新学期主题教育

2015-03-09 11:10:23  来源:本网  作者:范玲

法制·公益·文明

——重庆外国语学校开学主题教育专题报道

本网讯(特约通讯员 范玲)近日,重庆外国语学校在新学期开展了一系列的开学主题教育,旨在让同学们从新学期开始倡导文明礼仪,学习法律法规和培养志愿者精神。这一举措是为建设法律与公益的文明校园、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提升全民综合育人理念的重要思路。

镜头一:全校师生观摩2015年春季“开学第一课——法律让生活更美好”

图1:学生观摩“开学第一课——法律让生活更美好”

镜头二:“我眼中的春节”主题班会暨微视频评比与展播

“我眼中的春节”主题班会暨微视频评比与展播活动,是通过孩子们拍摄拍摄3-5分钟之内的精彩、创意视频,以一个重新的角度看春节、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今的传承和影响。开学第一课的班会上,全校学生们也展示处了他们自己对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理解,不忘过去,才能不失未来。

图2:高2016级7班主题班会,同学在猜灯谜

图3:校领导与师生同乐

镜头三:“青年志愿者,共筑中国梦”系列志愿者活动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团中央的要求,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引导青年坚定理想信念、增强责任意识,重庆外国语学校以“三月学雷锋”为契机,号召各团组织开展“青春志愿行 共筑中国梦”志愿服务主题活动。这也是该校结合本校德育建设理念,为培养有“厚德”精神的国际人而做出的不懈努力。

图4:重外校长张裕云正在为“青年志愿者先锋队”授旗

图5:我校学生自发为对口学校捐赠过冬衣物

镜头四:“与法同行”校园法制教育项目

重庆外国语学校还继续加强法制教育工作,增强学生法制观念,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确保青少年健康成长。学校确立了以学校课堂教育为主,多形式教育为辅,学校、社会与家庭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形成了全社会共同关注与支持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的良好局面。加强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指导;充分发挥学校和课堂教育的主渠道作用;推进青少年学法用法,维护青少年权益。

此外,记者还随机走访了几位同学,询问学生对重外开学教育的切身体会。

图6:高2016级5班的吕天悦同学正在谈对学校开学教育的体会

Q:春节刚刚过去,你眼中现在还留着什么“春节印象”,学校布置的假期作业“我眼中的春节”对你有何影响?

A:春节在我印象中就是一段阖家欢乐的时光,一个吉祥团圆的时刻。学校布置的作业也是别出心裁,洋溢着浓浓“年”味儿的温情——写春联,办小报,拍视频。让每一位同学都投身到红红火火的氛围中来,去寻找,去感受,在自身实践的新鲜与参与其中的快乐中,切身体验真正的“中国年”。

Q:新学期学校将开展以“青年志愿者,共筑中国梦”为主题的一系列志愿者活动,你怎么看待这个举动?

A:在学校,无论是班级、年级或者是学校的干部,老师总会教导我们“一名优秀干部要培养服务意识”。什么是“服务意识”?也正如习大大提出的“中国梦”中所涉及的:领导官员并未权力的享受者,他们不是人民的统治者,更像是服务者,权力应被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更好的为人民服务。而这与校园对干部工作的要求也是一致的。而“志愿者”活动的最大意义,在我看来,就是将对干部的工作要求,扩大、辐射到了校园中生活的每一位同学——引导培育每一位同学,在享受学校提供的优良便利的学习条件的同时,培养服务精神与主人公意识。我们不仅是校园的享受者,更应该是身体力行、参与其中的创造者。

Q:你对学校即将开展的“与法同行”一系列活动,有什么期待?

A:很多同学会觉得“法律”这个字眼离我们很远。生活在校园中的我们切身体验的种种也很难与“法律、法规”这样庄重严肃的字眼扯上关系。但越随着年龄的增长,“法”这个字眼在生活中也愈发显得显得实在。趋近于成年的高中生,一举一动中极有便牵扯上规定,而随年龄增长的对自我存在与价值的要求,也将我们与法律中规定我们享有的各项权利联系得更为紧密。所以这项活动是极有必要的。

从基本的校园礼仪文明到法律法规的专项学习,再到传承中华传统文明。就是这样一个寻常的开学教育周,重庆外国语学校以踏实笃定的行动、高瞻远瞩的教育理念以及全方位的素质教育教会了学生文明礼貌与法制精神、公益理念,更创新性的弘扬了中国传统文化精髓。我们也了解到,这样的开学教育周并非是重外唯一的亮点,在这亮点背后,是重外半个世纪以来所坚持的做具有“国际视野与中国灵魂”的育人目标,他们用“厚德、尚美、笃学、图新”的校训激励着后来人不断前进着,他们也会依然坚持走在提高综合素质,以高远目标育人的教育前沿。


编辑:邹开平 胡燕磊 责任编辑:杨嘉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