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

记荣昌吴家海棠中心小学教师唐国良

2015-04-09 11:31:27  来源:本网  作者:谢正友 冷万群

献爱一生 只为心中的圣地
——记荣昌县吴家海棠中心小学优秀教师唐国良

本网讯(通讯员 谢正友 冷万群)荣昌县吴家镇海棠中心小学,有一位穿着朴素,体型清廋,脸上常挂着笑容的中年老师——唐国良,子承父业,扎根在偏远贫困的乡村小学,工作了38个春秋。从走上讲台那天起,他就立志于教育事业。三十八年风霜雨雪,三十八载苦辣酸甜,从没动摇他对教育事业的追求,从没有减少他对学生的炽爱,从没有削弱他对知识的渴求。他在平凡的岗位上履行着职责,为农村的教育事业贡献着力量。
心系孩子 无私奉献
唐国良老师1976年参加工作,先后在偏僻的新庙子村小、玉方村小、双流村小任教,现在海棠中心小学工作,把自己最宝贵的青春年华献给了乡村的教育事业。为了让乡村的孩子不失学,唐老师走遍了乡村的每一个角落。每当他听说有学生辍学时,他便立即走山路去了解情况,劝说学生和家长,让孩子回校上学。有的学生由于贫困买不起学习用品,唐老师便用自己微薄的工资为学生购买;有的学生家里实在是因为贫穷交不起学费的,唐老师师主动地为学生垫付学费……
乡村学校条件差,从任教的那一天起,唐老师就着手改善办学条件。在新庙子村小,他用了足足一年半时间一铲一筐垫平了操场,更换了破旧的的门窗,修复了破损的桌凳,修砌了石制乒乓球桌等体育器材,利用课余时间修建了围墙。多少年来,他凭着自己的双手努力改变了学校面貌。
那是在1985年5月初,由于学校的经费紧张,玉方村小学的房屋很久没有翻盖了,房屋到处漏水,同学们只能踩在水中上课,难以再坚持上课了。唐老师毫不犹豫地掏出自己卖对联的零星收入和省吃俭用结余下来的三百元钱(唐老师每年只有四百多元的收入),买来瓦、木料等。为了节省开支,唐老师亲自上房加固、翻盖,一个人马不停蹄地劳累了好几天,结果累得住进了医院。学生和家长们感动不已,都买来礼物看望他。唐老师却谢绝了礼物,只领取了心意——乡村学生的家境极差。为了提高边远乡村的教育教学质量,唐老师还经常不计任何报酬地为学生们补课。
唐老师曾说过这样的话:我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我就要一心一意地干好,无论条件是好是坏,我都要认真教书,认真育人。实际上他也是这样做的。
三十多年来,唐老师从未因私事影响一节课。他在教育工作上追求完美,令学生家长很满意,家长们都说:“唐老师真好,把孩子交给他,我们一百二十个放心!”
高尚责任心 爱岗敬业
在工作中,唐老师努力钻研业务,工作任劳任怨。在15年的玉方村小工作中,唐老师每天都要带着冷菜走两个小时左右的小路,他总是早早地就来到学校,他先是去教室转一圈,给学困生辅导,或是与部分学生谈心,询问他们的学习、生活情况。中午,他在破烂的寝室里用乱石架起灶煮饭、热菜。学校所在山坡无其他住家,吃完饭后,他就将锅、碗等埋进土坑里。虽然条件极其艰苦,他却乐在其中。1980年他担任毕业班的数学教学。对于刚接手六年级,他压力也非常大,依然无所畏惧,坚守在三尺讲台上。 他在课前先学习教材、钻研教材、吃透教材;一遍一遍地审视自己的教法;又向有经验的教师请教,目的是让学生对该堂课充满兴趣。经过他一个学年的努力,学生总体成绩有了飞跃的进步。功夫不负有心人,在1980年上学期,他所教的班级期中期末考试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1981年毕业考试,唐老师所教班数学成绩获全区第一名。唐老师通过一年的努力,有了丰富的经验。在后一学年中,他在教学上一如既往,经过努力,学生的学习成绩又名列前茅,从此,校领导常常安排他教别人最不愿教的班。无论在偏僻的新庙子小学、玉方村小、双流村小,还是海棠中心小学,只要经过他教学一两年后,烂班就神奇地变成了好班。他所教的班级学习成绩历来都在全区或全镇名列前茅。
一颗恒心 教无止境
作为一名小学教师,唐老师对工作一直尽职尽责。他并不因为自己是老教师而摆资格,而是服从安排,并虚心地和年轻教师一起探讨教育教学之法,主动地奉献出自己的经验。唐老师还认真学习教学大纲,以新思路、新方法来指导工作。他学而不厌,自觉加强专业知识和理论知识的学习,不断给自己“充电”,提高教学水平和管理水平。在教学中他不是照本宣科,而是以各种教学方式营造轻松、活泼、上进的学习氛围,用学生乐于接受的方法来教学。多年来的教学积累,使他的教学风格自成一家,并且在教学上也显有成效。
作为教师,唐老师在注重教学成绩的同时,还注重师德教育。农村的孩子经常缺衣少食,他经常捐衣捐钱,还鼓动家庭条件好的学生捐钱捐物。冬天怕学生冻着了,他总是到处找来旧报纸,将教室窗户贴好,以防冷风吹来。夏天喝生水容易生病,他总是凉好了白开水让学生喝。学生生病了,他会及时带到医院去看病,掏钱垫钱是常有的事。教育教学中,他能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处处关心他们、帮助他们,体谅学生的疾苦,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因此,他的教学和管理始终受到学生的欢迎。师生配合默契,效果自然良好。他爱学生,曾用关爱,让学生泪流满面;曾用爱心,让学生欣喜若狂;曾用爱心,扬起了学生心海的风帆。几十年来,他在自己钟爱的工作岗位上,不断演绎着不变的爱心。虽然工作几十年了,他至今也不会打麻将,唯一的爱好是下象棋。他说,下象棋可以锻炼一个人的智力,又不伤和气。
在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唐老师也十分注重垂范作用。2003年,学校聘高级职称时,唐国良老师看到老教师罗世碧体弱多病,毅然退出了竞争,将名额让给了罗老师。罗老师准备了一桌酒菜感谢唐老师,却被唐老师婉言谢绝了。2014年正月初四,唐老师在十字口拾到一个钱包,里面有几百元钱,还有两张邮政卡、一张建设银行卡、一张身份证,他等了半天,见无人来找失物,就主动交给了派出所。失主是高峰村张会荣,他领取失物后连一个感谢的电话都没有,唐老师却说:“以后出现类似情况,我还会这样做。”他衣着整洁大方,言行规范得体,对待任何学生都一视同仁。他尤其是对待差生,更是关爱有加。在学生心目中,他为人正直,言行一致,具有强烈的责任心,敬业心,严厉而又不失同情心,公平且不失灵活性;在同事心目中,他是知心朋友,他是及时雨。
别样关心,对待学困生
蒋义,顽皮生。在班上称王称霸,上课随意走动,甚至还要辱骂老师,家长和原来的老师都拿他没辙了。唐老师接任后,没有撂下他,看他特别喜欢画画,就及时指导他。蒋义很受感动,主动给唐老师认了错。在以后的教学中,唐老师又针对他的个性特点,时时留意他的闪光点并加以鼓励,还与班主任商量,让他担任班干部。一期下来,他的成绩前进了30名,并被评为了“三好学生”。
唐老师对后进生有一种特殊的感情。他认为,已有的后进生必须转化,同时千万不能在自己手下产生新的后进生。通过探索,他认为转化后进生的主阵地应该放在课堂。
他的课常常以后进生为起点设计。课前两分钟练习几道计算题,课堂上让后进生勤尝试、勤思考、勤发言,保证最大程度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去。他采用了“三步过关法”,即优生过——中等生过——后进生过,从而以好带差,人人过关。对待后进生,常常叫到身边,他不厌其烦地进行个别辅导,让他们做模仿题,对比题、类比题,直到完全掌握为止。
正因为他抓得细,所以他班后进生面控制得非常好。学生进入初中,乃至高中、大学,都念念不忘她的恩情。
一片爱心 赢得学子情。
2014年4月,唐老师生病住院了,曾经教过的学生纷纷送来了祈盼卡。陈文龙:“祝唐老师早日康复,寿比南山……”。调皮生张杰:“祝唐老师早日康复,回到美丽的校园……”。陈静:“您对我就像对您的女儿一样,希望您天天快乐、笑口常开……”每当上学、放学了,曾经因家庭条件差而无钱上大学的三轮车司机蒋义会准时来接送唐老师。蒋义后来开货车了,而每当遇见唐老师时,都要想办法送唐老师。正在读北京政法大学的段佐利每次假期都要送给唐老师一个自制的小礼物;旅游大学的杨艳、敖同霞放假回家,第一个要见的是唐老师;大学生段凤艳放假后,绝对要给唐老师做上一道香喷喷的菜……
工作上兢兢业业,教育教学成绩又出色,使唐老师在学校赢得了广泛的赞誉。看着唐老师,总让人想起朝圣的藏民,他们一路三跪九叩,只为到达心中的圣地。高山阻挡不了他们,风霜动摇不了他们,贫病阻止不了他们,虔诚的信念使他们拥有了战胜一切的动力。唐老师难道不是这样吗?他38年所做的,不就是为了心中的那片教育圣地吗?


编辑:邹开平 胡燕磊 责任编辑:杨嘉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