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3-61520695 举报电话:023-61520697

文化惠民 云南省农村“小广场大喇叭”工程迸发出大能量

2016-01-18 10:53:58  来源:云南网  作者:SystemMaster

“一个小广场,一个大喇叭”,简单的设施设备,却在我省农村迸发出大能量。

自2014年省委宣传部启动全省农村“小广场大喇叭”项目至今,“小广场大喇叭”试点工程已走过两个年头,先后在会泽、墨江、洱源、勐海、贡山、武定、施甸、镇雄、易门、牟定10个县开展试点工程。两年来,小广场和大喇叭,早已成为农村群众生产生活密不可分的一部分,更成为偏远山区、信息闭塞的村寨传播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载体,基层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平台,增强农村基层凝聚力的重要桥梁、传递正能量的重要渠道。

文化惠民 掀起乡村文明新风尚

1月10日,夜幕降临,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黎明农场关门生产队第八居民小组,村民们在一块面积百余平方米的小广场上,随着音乐节拍,在灯光下欢快地跳起傣族舞。“过去没有活动场地,大家晚饭后不是打麻将就是关起门来看电视。现在有场地了,大家终于能够集中起来跳跳舞活动筋骨,不仅锻炼了身体,相互之间的交流也增多了,关系更融洽了。”领舞的梅永珍说,自打小广场建起来,他们几乎每天晚上都集中在这里跳舞。

与小广场同期建成安装的,还有广场边的大喇叭。“别看它树在那不起眼,一天要听不见它响,还真觉得缺了点什么。”不少村民说,自从有了大喇叭,一边听着党的好政策以及农技知识,一边干农活,生产学习两不误。生产队要开会和通知个什么,只要在大喇叭上一喊,所有人就都听得到,十分方便。

“项目满足了基层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因此项目十分受欢,好评如潮。”勐海县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黄自军介绍,目前勐海县在19个村寨和农场生产队修建了“小广场”,涵盖了傣族、拉祜族、布朗族和哈尼族等各族群众,并在87个村寨和居民点安装了IP广播和配备了11套移动广播设备。

11日中午12点,300多公里外的普洱市墨江哈尼族自治县联珠镇者铁村勐簸村民小组,广场上的大喇叭里准时响起了哈尼族民歌小调。“勐簸村正在打造哈尼文化生态乡村,这两天正在村庄外围修建茶山旅游环线,请各位乡亲多多支持,齐心共建美丽家园。”不一会,音乐结束,联珠镇文化站站长张曦用手机拨通了“大喇叭”主机,向乡亲们发布信息,村前村后,听得清清楚楚。

“除了发布通知,主机设置了每天固定的3个开机时间,一到点,村里的大喇叭就会自动播放,有时事新闻、有实用信息、也有民族音乐等,内容丰富,群众爱听。”村支书王清告诉说,大喇叭已成为哈尼山乡了解新政策、学习新知识的有效载体,党和政府的声音直接进入了千家万户。尤其是在遇到洪灾、火灾、地震等紧急情况时,大喇叭更是灾害预警和农村社会稳定的好帮手。

离开滇西南,来到位于滇西北的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源县。不久前,牛街乡福田村的小广场建成投入使用,立马成了全村最热闹的地方。每天,村民们在这里跳起广场舞、打起歌,幸福快乐。村民陈俊荣说:“广场建成后,过去一到晚上就打麻将、喝酒的习惯少见了,村里的文化生活越来越丰富,邻里之间越来越团结。”

洱源县委副书记李卫东介绍,“小广场大喇叭”工程,既是农村群众文化休闲娱乐健身的场所、政策宣传的阵地、提升精神文明的摇篮,也是村民躲避天灾的避难所。目前,全县正全力推进工程建设,预计今年3月底,实现 “小广场大喇叭”在全县90个行政村及社区全覆盖。

多姿多彩 筑牢思想文化阵地

结合民族文化多元,各地社会发育程度不一,经济发展有快有慢等特点,我省“小广场大喇叭”试点工程建设,体现出了全局的统一性和局部的灵活性。各试点县结合自身实际,探索总结出了一条切实可行的路子和成功经验。

会泽县结合实际,制定了“十有”和“六有”标准。小广场“十有”是:有一块600平方米至1000平方米水泥硬化小广场、有标准篮球场、有篮球架、有工程建设情况标示牌、有体育健身设施、有两组以上的水泥凳或石桌凳、有绿化工程、有亮化工程、有一块宣传栏、有一支农村文艺演出队;大喇叭“六有”是:有办公桌一套、大喇叭一个、功放机一台、话筒一支、影碟机一台、电线杆一根。

勐海县本着扩大辐射人群和影响范围,以及文化资源共享共用的原则,坚持“小广场大喇叭”工程与“整乡推进”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与农村精神文明创建相结合、与特色文化村建设相结合,让小投入推动农村文化蓬勃发展。镇雄县把试点工程建设整合现有的农家文化大院、农家书屋等基层文化设施,确保资源不重置、不浪费。易门县根据农村生产生活情况设置,每天分早、中、晚3个时段播出新闻和一系列涉农栏目、联办专题等节目。同时,以乡镇(街道)文艺队为基础组建小喇叭宣讲团,通过大喇叭开展主题宣讲1000余场次,把党和国家的政策传达给广大群众。

好项目,还需好管理,才能长期发挥效益。各地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经验。例如,墨江县对大喇叭设备进行统一采购、统一发放,小广场和大喇叭建成后交由村委会管理,技术和设备维护由县文体广电局负责协调指导,确保机器设备运转正常。同时,制定出台了长效安全播出管理机制,确保日常播出及紧急情况下的安全播出,实现农村广播长期响、优质响。

项目推不推得动,关键还看基层。会泽县的文化小广场上,文艺演出、新农村故事会等各类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每天在小广场活动的群众达万余人;在洱源县西山乡,西山白族调和被称为“白族舞蹈活化石”的里格高等民族文化,因有了阵地,得以发扬……“小广场大喇叭”这一投资小,附加值高的惠民工程,让农村广大群众切实享受到了“文化红利”。也正因为它满足了基层群众最基本、最朴实的精神文化需求,而广受欢迎和称赞。

编辑:徐强 责任编辑:杨嘉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