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

大学生村干张孟碧回老家带领息烽南桥村致富

2014-05-20 16:09:55  作者:SystemMaster

大学毕业后,她在省城贵阳上班,月薪5000元。

她没有继续留在贵阳,而是选择回到老家山沟沟里任村劳动协管员,月工资550元。

接下来,这个“不醒事”女娃又参加竞选村长,高票当选。

“乡亲们信任我,我绝对不辜负大家。”当着众多村民的面,她郑重承诺。

“选择了,就不后悔;承诺了,就要兑现。”她说。

1.放弃5000元月薪,回村领550元工资

2009年3月,张孟碧还在贵阳一家保险公司上班。她突然接到重病母亲的电话——— “闺女,我们村穷,你是大学生,回来带领乡亲们一起干吧?”母亲告诉女儿自己生病的同时,也发出了饱含渴求和劝导的话语。

一边是生她养她的母亲和村庄,一边是省城月薪5000元的工作。如何选择,梦想的翅膀在哪里?张孟碧犹豫了。

小寨坝镇南桥村地处息烽县南部片区,平均海拔1400米,是贵州典型的高寒山区,每到秋冬季节,这里大雾笼罩。

“泥巴路,下雨天出门都穿水胶鞋。”张孟碧对念小学、中学时南桥村的境况依然记忆犹新。那时,她最大梦想就是努力读书考大学。

2002年,张孟碧考取了贵阳医学院医士法律专业,大学毕业后,在省城找到了一份称心如意的工作,跳出了“农门”。

可是,重走村庄里的泥巴路,面对自来水不通、手机信号不通,回到母亲的病床前,张孟碧掉泪了。

原来,当村民组长的母亲毛德荣,瞒着患甲状腺肿瘤的病情,带领村民修水沟时病倒了。

张孟碧想,母亲尚能为村民利益牺牲,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更应有一份担当和责任。最后,母亲能及时住院接受治病,病情快速好转,得益于一个素不相识好心人的帮助。“这事给了我很深刻的启示,让我明白了人生应该怎样去选择。”张孟碧说。当时,息烽县小寨坝镇正在招聘各村劳动协管员,她毅然报了名。

2009年9月,张孟碧高分考上了南桥村劳动协管员岗位,走上了“村干路”,月工资550元。是年她26岁,“姑娘,你是不是脑壳进水了?”当她向公司领导递交辞职信、决意回村时,公司领导以为她头脑“发热”。“家乡更需要我。”

面对铁心跳回“农门”张孟碧,公司领导表示,公司大门随时为她敞开。

2.高票当选村长,一件件实事大家记在心上

劳动协管员的事务繁琐,邻里纠纷、家庭矛盾、就业培训等等,都要“协管”。为了让张孟碧尽快进入角色,村支书陈锦江甚至连村务都交给张孟碧处理。

张孟碧打破等、靠、要的思想,深入到每家每户,了解群众所期所盼,并仔细记录在本子上。她思考得最多的,是怎样让村民的腰包鼓起来,如何争取项目资金改善基础设施。

2010年12月,南桥村换届选举。经过两次公开竞选后,张孟碧在全村600多选民中,以426票当选村委会主任。

“南桥从没有女娃娃当村长的,这么不‘不醒事’(不懂事)的女娃儿,能当好这个家?”

57岁的老党员向勋忠第一个反对。

“村长不是好当的,得有实实在在的本事,我看干不了几天就会下台。”村民黄启富也投了反对票。

有反对的声音,证明一些村民担心她不能胜任。

“乡亲们信任我,我不辜负大家。”面对村民反对的声音,张孟碧作出了承诺。

上任后,张孟碧结合南桥现状,从村民最关心的水、电、路、通信入手,编制项目建议书,自掏腰包到市、县、镇跑项目、争资金,先后争取项目资金近千万元,打通了全村8个村民组断头路10多公里,实现全村组组通硬化路、通自来水,家家通串户路。2011年,争取移动公司投资150万元,新建了移动通信基站,南桥村告别了昔日不通手机的历史。

此外,张孟碧还争取到国土部门土地复垦项目,供电部门农网专线改造工程,复垦耕地300余亩,升级改造了全村电网。

一件件实事,村民们看在眼里,记在心上。

3.村民眼里的“小姑娘”当上了党代表

张孟碧带领村民艰苦创业的事迹,被多家媒体广为报道。但这个村民眼里的“小姑娘”并没因此而自满。

经过数百次走访、数十次召开群众大会、村组干部会反复讨论,收集群众意见后,张孟碧根据村民多年种植习惯,提出规模种秋淡季白菜和马铃薯的想法。对于村民担心市场销路问题,她承诺:“卖不出造成的损失算我头上。”

一时间,全村掀起了种白菜热潮。张孟碧因势利导,培育了杨继军、杨继富等10多户种植大户和营销经济人,并与贵阳、重庆等客商达成了长期供货协议,一些大户年收入10多万元。

南桥村的村民看到了致富的希望,而以南桥为核心的南桥秋淡季白菜,成了全省冷凉蔬菜品牌。

2011年,张孟碧先后当选为息烽县、贵阳市、贵州省党代表。身为一名党代表,如何履职尽责?如何找出本村发展瓶颈?

“引导村民转产,发展特色产业。”张孟碧认为,白菜市场风险大,结构单一。此时,她请有关专家论证的课题也有答案:南桥高寒的气候,适宜大面积种植马铃薯。

借助这一地理优势,依托省扶贫办建在村里的脱毒马铃薯种薯基地,张孟碧引种示范种植了脱毒马铃薯、紫马铃薯等品种,全面推广春、秋两季种植,并引入小寨坝镇农业综合服务公司入驻。

2013年,全村马铃薯种植面积从2010年前不足500亩,发展到轮作面积4600亩(一年两季种植),产值达500万元,农民户均增收1万元以上。昔日的白菜大户杨继军,摇身变成了马铃薯大户。

当年11月南桥村换届,全村696名选民,张孟碧以637票的绝对优势,再次当选村主任。选举那天,向勋忠早早来到会场,给张孟碧投了一票。

“696:637,说明我的工作还没有做好,村民还有不满意。”张孟碧说。

“张孟碧是群众的贴心人,是我们致富的引路人。”南桥村远教专干顾红说,张孟碧原本可以满票当选的。原来,选举前,她去做顾红和另一村民的工作,希望他们报名参加村主任竞选,选举时,顾红得了50票,另一村民得了9票。

4.她带着村民富起来

今年3月14日,南桥村浓雾紧锁,细雨绵绵。张孟碧马不停蹄赶到杨继军地里,检查马铃薯的行距、窝距是否符合种植要求。

“从种子配送、化肥赊销到技术指导、市场营售,张孟碧都想得很周到。”杨继军今年连片流转土地200亩,种植了6万斤马铃薯种子。返聘当地农民,每人工资70元/天。

农民完成自家种植任务的同时,既可给大户打短工,又可去公司干活,部分村民额外年创收上万元。值得一提的是,村里还与公司签订协议:按0.75—1元保底价订单回收马铃薯;种子、化肥由公司赊给农民,采收后实行以种还种、扣抵肥料款。

种植大户示范、合作社引领、村委协调,采取“公司 基地 农户”市场化运作模式,正是张孟碧“主政”南桥的发展之举。

作为党代表,张孟碧大胆向各级党委建言。在她的建议下,息烽县率先在全县探索设立了党代表工作室,推行党代表常任制。“谁说女子不如男,张孟碧这姑娘,一个字:行!”当年的“反对派”,如今变成了“表扬帮”。

今日的南桥村,把马铃薯做成了支柱产业,辐射带动了南中、田兴等村规模种植近1万亩。南桥村也迈步县、镇先进村行列,多次获得市、县表彰,张孟碧本人也获得县、市、省多项荣誉。

“进一步聚焦问题、解决问题,请群众评判,看看我们这些村党员是否合格。”张孟碧说,更要理清全村发展思路,壮大特色产业,把找问题、找差距、找目标贯穿始终。

“选择了,就不后悔;承诺了,就要兑现。”张孟碧说,南桥村当前发展形势喜人,要抢抓机遇,招商引资马铃薯深加工企业,带动全县更多乡镇种植马铃薯,同时,打造集党员实践基地、农耕体验园于一体山区特色农业体系。

编辑:ZHONG 责任编辑:杨嘉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