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

种粮大户丰群飞的“种粮三部曲”

2014-03-03 11:01:58  作者:SystemMaster

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中,创新,曾是许多农民距而远之的概念。而在汤溪,却有这么一个小伙子,从靠天吃饭到设施农业,从农耕文明到机械化作业,在传统农业的变革之路上,他始终走在时代的尖端,以其朴实和敢想敢做的精神,开辟了一条全新的现代农业之路,探索创建了独特的“群飞模式”,成为浙江农民创业创新的典范。他,就是浙江康时代农业发展有限

淘汰牛耕用机作,普通农机手成了全国种粮高手

丰群飞出生于汤溪镇一户普通的农家,贫苦的角色设定,让他没有过多的选择机会。10多岁时,小学毕业的丰群飞就开始跟随父亲下地耕种。

当时的农业,还引用最原始的牛耕或者人工挖地,效率很低,每天一头牛顶多能耕作2亩地,一天下来牛累、人也累,如果单凭人工挖地,效率更低,一人每天半亩都挖不完。丰群飞家里六口人,除了弟弟妹妹上学之外,其他四人都忙于干农活,但即便如此,一家人的生活依旧过得十分拮据。

不甘心诚服命运的安排,又无法改变现状,年轻的丰群飞总觉得有一口气郁结在胸口,他在等待一个时机,破茧成蝶。

这样的机遇很快向他走来。1996年,几十台拖拉机被拖到了村道上,看着眼前陌生的大家伙,听闻它神奇的功能和令人咋舌的天价,很多农民都望而却步。但丰群飞却眼前一亮。“四个人干活还养不活一个家,这样的效率太低了,如果有一台拖拉机,这么点农活两个人就能干好,农闲时候还可以跑跑运输。”

起初,丰群飞的想法并未得到家人的支持。“一台全新的拖拉机7000多元,全家一辈子都没见过这么多钱。”但凭借年轻人的闯劲,21岁的丰群飞楞是说服了家人。“全新的买不起,就买个二手的,只要机器好,新旧无所谓。”东拼西凑,他们家花费1700来元钱购买了村里第一台手扶拖拉机,丰群飞从此开始了农机手生涯。

“点灯不用油,耕地不用牛”,用拖拉机代替人工和牛耕地,丰群飞深刻感受到机械化带来的高效率。2000年,当周边农民还普遍采用手工方式收割稻谷的时候,他又贷款买了收割机,初步实现了种植机械化。

丰群飞向现代农业的大胆跃进让他的生活发生了质的转变,2003年,原本在村子里最为贫穷的他们,盖起了三层小洋楼,成为众人眼中艳羡的榜样。越来越多思想闭塞的村民开始上门向他讨要“致富经”。

2004年,省里出台了发展农业专业合作社的政策。在这个“机器代人”的重要时期,丰群飞再次抓准了机遇,他联合了一批农机服务户、粮食种植大户,购置了两台大型联合收割机、一台大型耕作拖拉机和三台小型手扶拖拉机,成立了金华市群飞农机服务合作社。

到2008年,5年间,合作社从最初成立的资产19.4万元,猛增到了358.5万元,整整增加了18倍,在被人们称为“发不了财”的粮食生产领域创造了一个不小的奇迹。2008年,“群飞”更名为金华市粮油机械化合作社,形成了“承包14个行政村的近5000亩土地,带动1500户农户种粮”的规模。

合作社的成功,为丰群飞和他的社员们打开了大面积粮食生产,走高产﹑优质﹑高效﹑生态的现代化农业大门。丰群飞也一跃成为婺城乃至浙江省内有名的种粮大户。

走出金华闯关东,“种粮版图”拼到大东北

2008年,稻谷市场跌入低谷,很多米厂濒临倒闭,丰群飞却在这最不景气的情况下选择入市。他坚信,有机械化的支撑,自己一定能扭转乾坤。

很快,投资180余万元的米厂在汤溪镇扎稳了脚跟。第一年,丰群飞以低价销售的方式在行业中顺利存活了下来,“机器都是我们自己的,节省了成本,别人一斤稻米卖1.28元,我可以卖1.25元,质量一样,客源自然不用担心。”

到2009年下半年,由于一批米厂倒闭,原本趋于饱和的稻谷市场又重新活泛起来。“年加工能力3万吨的米厂,2009年只加工了1.8万吨,米厂吃不饱呀!我得种更多的粮,喂饱了它。”随着订单量的激增,丰群飞渐渐意识到,婺城的种粮基地已经远远不能满足自己的需求。

为了迅速适应市场的需要,胆气过人的他又做出了一个惊人之举——走出去,在全国各地开辟“种粮版图”!

在江西省德兴市香屯镇,他一口气承包了2000亩土地,建起了省外首个“群飞”基地,并以机械化、规模化经营为基础,促进农业主体开展大面积的粮食生产,以注重加工提升品牌为新空间的粮食生产经营模式———“群飞模式”,得到了当地农民的充分肯定。丰群飞用自身经历告诉他们:只有用科学方法种田才能获得成功,“赤脚”是做不大农业产业的。

丰群飞说,“群飞模式”的经验,是一种创新的土地流转模式,它克服了分散的家庭承包经营暴露的一些局限性。它不来自书本,也不来自专家的指导,它就来自这长年耕种的田间地头,是农民对农业的一种反思、一种追求,是现代化农业生产力发展水到渠成的结果。

2010年年初,丰群飞飞往吉林考察种粮基地。在吉林省榆树市,当地主管农业的副市长接见了丰群飞,陪他查看了当地的种粮情况,并当场允诺了一系列种粮的优惠条件。“肥沃的黑土地,一家就有近200亩的土地,确实是种粮的好地方。”丰群飞告诉记者,“在黑土地上,种‘群飞’牌大米,我的种粮事业开始北上征程。1万亩只是个开始,以后还要种2万亩、3万亩。”北上找地,南下找田。说到走出去种粮的经历,丰群飞自言收获颇丰,合作社不光赚回了钱,还积累了出去种粮的经验。他说,走出去后,视野变开阔了,发现外面的天地真的很宽广,每到一处,当地政府都很重视,允诺兑现了一系列的种粮优惠政策,这也让他坚定了南下北上开拓种粮版图的信心。

跳出农业做产业,转身迈入“康时代”

2013年5月,丰群飞带领自己的团队成立了浙江康时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丰群飞说,“康时代”就是指健康养生的时代,也是他未来主攻的发展方向。

“从吃得饱到吃得好,再到吃得健康,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要求。”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稻米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使丰群飞意识到,要想自己的企业长久发展,必须走科技致富之路,走绿色环保之路。

这样的想法并不是一时兴起,早在几年前,丰群飞就曾试种了两年的紫云英做绿肥,提高土壤肥力;为了不用农药,他在农田里安装过大面积的杀虫灯;为了引进新品种,他开展丰产方试验,对新品种的丰产性、适应性、抗逆性等多方面进行考察、筛选。通过工厂化育秧,实行统一播种。虽然这些做法加大了种粮成本,但绿色环保的生态米一上市就供不应求。

丰群飞深知,在食品界爆出一系列诸如“猪肉瘦肉精”、“染色馒头”、“毒豆芽”等食品安全丑闻之后,当下社会,人们更关心的是身体的健康和食品的安全,这就意味着,谁更优先占领健康食品这个市场,谁就更具竞争力。“就像你要找银行理财一样,脑子里会优先想到中国银行、工商银行或是农业银行,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让‘康时代’首先走入消费者的概念,让他们一想起健康食品,就想起‘康时代’,让‘康时代’成为他们的选择之一。”

当然,丰群飞的着眼点还远不止于此。在致力打造优质生态米的同时,丰群飞还于去年开始尝试种植粗粮,并在兰溪市香溪镇和婺城区塔石乡各打造了一个占地几百亩的健康体验园。目前,兰溪市的体验园已经全面竣工,对外开放,而塔石乡的健康体验园也将于今年“三花节”正式与市民见面。

丰群飞兴奋地说,在健康体验园,市民不仅可以享受到绿色无公害的蔬果,还可以尝试认购一块地,享受农耕的快乐。“特别是塔石的健康体验园,沿用了前段时间很火爆的节目《爸爸去哪儿》的创意,到时,父母可以带着孩子过来抓鱼、插秧、摘葡萄,享受亲子之乐的同时,也可以让孩子学习到很多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

谈起这么多年的成功秘诀,丰群飞笑说:“跳出农业做产业,真正从一线上走下来,你才会成功。”现在,“康时代”在各个粮食基地、营销点都有独立的负责人,丰群飞也从泥地走进了课堂,修读了众多的经济管理课程,去年,他还花费56万元修读了浙江大学EMBA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成为了公司幕后的“操盘手”。“10年前,我是带着一帮“力气人”创业,10年后,我们走上了团队化管理的精细道路,未来,相信‘康时代’还可以走得更远。”

编辑:ZHONG 责任编辑:杨嘉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