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

水果大户陆德的喜与忧

2013-12-27 14:02:32  作者:SystemMaster

12月16日下午,寒风刺骨。市委宣传部“转作风·惠民生”第二小组前往巴州区关渡乡云霄村开展蹲点驻村、结对帮扶活动。根据安排,当天到达后将与村社干部和部分党员、群众代表座谈,了解该村情况。

从巴城出发,经清江镇去关渡乡,虽是水泥路面,但沿途路窄湾多,不时会“碰”上大坑小坑和迎面而来的大卡车,错车困难,时而遭堵。一路颠簸,到达云霄村已接近晚上9点。

“对不起,老乡们,一路车堵得厉害,让你们久等了,真的很过意不去。”我们连连致歉。

前来招呼我们的是村主任秦华军,在他带引下,我们径直到了他家。房子比较宽敞,收拾得很干净,柴火烧得正旺,热气腾腾。十几名村民围着火塘取暖,见我们到来,大家纷纷站起,热情招呼。

刚刚落座,老乡们便端着盛得满满的几大盘椪柑让我们品尝。“我们这儿家家户户都是,这是下午秦主任刚从他家树上摘的,很新鲜。”大大的金黄椪柑在灯光的映照下色泽更加鲜亮。

剥掉金黄的“外衣”,放进嘴里,水分多,清甜可口。

座谈会就从家家户户种植的椪柑说起。从村民谈话中得知,云霄村适合种植柑橘类水果,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村民就开始自发种植橘、柑、橙、柚,主要自种自食。近年来,为发展当地经济,关渡乡党委、政府引导村民大量种植水果,除对从前的果树进行品种改良外,还先后在广元市苍溪县买回30多万株优质果苗,并请来农技专家指导。云霄村由种粮大村变成了水果大村,仅一、二组就成片发展果园近400多亩,没有一家种粮食。一时,参观、学习和考察的人络绎不绝。村民也盼望树上能结出个“金娃娃”,早日脱贫致富。

可是,种植水果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灌水、除草、修枝、施肥,治虫等花的成本不比种粮食少,特别是无论改良嫁接的还是新栽植的,挂果见效也得三五年,这期间,村民还得掏现钱去购买大米、面粉等粮食。因未见收获,只见投入,大部分村民对种植水果失去了信心,还未挂果就有部分家庭将果苗拔掉,重新种上粮食,还有一些村民干脆外出务工,丢下果树不管。

二社陆德的老婆庞荣华介绍,陆德却是个“死脑筋”,他不但把自家三亩多的田地全部种上了果树,还将周边外出务工家庭的20余亩果园给承包了下来,按每年每亩200元支付承包费。“自家粮食全靠买,水果未见效,每年还得拿4000多元给别人。”很多人不能理解。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水果市场需求肯定要增大。”陆德就认准这个理,不仅学到了一手好技术,还担任了“巴州区清江镇果药协会关渡分会”的会长。这个“死脑筋”对前景充满信心。

随着苗木的挂果,陆德终于尝到了甜头。近10年来,水果利润就有80多万元。

“水果的确有法种!”陆德告诉我们,去年,虽受气候影响,水果产量不高,只卖了4万多斤椪柑,但价格高,坐地价2元多,他家卖了10万多元。

今年,风调雨顺。望着挂满枝头的果子,丰产之年,老陆却没有收获的喜悦。从交谈中我们得知,老陆家今年仅椪柑至少有10万斤,目前才卖了1万多斤,每斤不到0.6元,现在家里库存了4万多斤,还不包括挂在树上的水果。

“气候越来越冷,为什么不抓紧出售呢?”我们一行为他着急。老陆告诉我们,今年市场疲软,由于水果丰收,加之各地大量栽种水果,致使价格下降,销售困难,已出售的1万多斤还是连送带卖。

“别急,我们一定会帮你想办法。”看到老陆着急,我们一行承诺。

全村人口、在外务工情况、基层组织建设、巴山新居建设、村道路建设、贫困人口情况、村民们还有哪些要求……我们和村民掏心交谈,宣讲政策、共谋发展,不知不觉到了午夜1点。

17日早晨,大雾笼罩下的云霄村静谧安详,田间地头,房前屋后随处可见被霜打得卷曲的柑橘枝叶,而挂在枝头的金黄果实煞是喜人。上午8时,匆匆吃过早饭,我们集中为来到的50多位村民讲解了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主要精神,介绍了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发展战略等,坦诚地和他们进行面对面的交流,随后去了陆德家。

老陆房前屋后全是成片的椪柑树、柚子树和冰糖橘,压弯的椪柑枝丫已接近地面。屋前放着1米多高的竹筐,筐内装满了椪柑,有三间房子也堆了近1米高的椪柑。

“树上可能还要摘这么多!”老陆望着成堆的椪柑发愁。“这些椪柑能保存多久?”我们问。“一个月还是没问题的,如果时间长了,损失就大了。”老陆有些无奈。

“你要抓紧和以前的客商联系,我们也帮你想办法销售,树上的椪柑要抓紧采摘,千万不能让它烂在地里。”带队的李明刚对老陆讲,并立即进行了安排:“我们10人每2人负责联系一家超市;刘书君、刘华专门对接巴中城区水果批发市场;罗娟回去后在论坛上发布个信息……”

我们的行动让老陆看到了希望,临别时,目送我们走了很远很远。

编辑:钟必攀 责任编辑:杨嘉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