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

兰州永登英鸽咀村村容村貌气象一新 养殖业种植业喜获丰收

2013-12-03 10:10:36  来源:中国甘肃网  作者:SystemMaster

永登英鸽咀村里喜事一桩又一桩

据兰州日报报道(记者 张旭永 特约记者 满自文 王立命) 英鸽咀村里喜事多,村庄里面第一桩喜事,村容村貌气象一新。走在英鸽咀村里,只见整个村子的公用建筑和农家屋舍的外墙都被粉刷成了清一色的白颜色。

“两大”支柱产业改变村容村貌

12月1日,记者一行3人走进了永登县坪城乡英鸽咀村。英鸽咀村海拔2600米,这里的空气冷冽清新,这里的山间积雪皑皑。

通往村子的道路是一条被硬化了的水泥路。村口,一汪汪清冽的山泉水缓缓流淌,一座座依势而建的日光温室大棚都通上了自来水,村民们正在大棚里种植西红柿、番瓜、辣椒等二茬蔬菜。这些蔬菜到新年、春节的时候就可以上市了。

庄前屋后,600多株松树、柳树等绿化苗木落地生根。水泥硬化的村道则靓丽整洁,看不到影响通行的杂物和垃圾。摆放在村道周边的20多个崭新的垃圾箱和十几幅色彩绚丽的宣传牌分外抢眼。农家超市、卫生所、村委会、文化活动广场、戏台,路灯配套完备,整个村子颇有一幅小城镇的气象。

村民李学平说,“这几年,我们靠种菜养羊富裕起来了,房屋翻修了,手头有了钱,新家具摆在家里,还要注重生活的环境。这不,家门前的道路硬化了,村上的主要街道还配备了专人打扫卫生,和城里人的生活空间差不多了呢。”同行的乡镇干部徐大勇介绍说:“英鸽咀村曾经是有名的贫困村,如今成为了富裕村,这一切得益于村里建立了种菜、养羊这两大支柱产业。”

记者一路走访了解到,英鸽咀村332户人家,1372人。全村虽有耕地5238亩,可水浇地只有1320亩,基本上人均才一亩,大多山地由于过于贫瘠而被弃耕。在传统种植作物小麦等为主要农作物的年代里,很多村民连基本温饱都无法保障。一些人不得不背井离乡,外出谋生。曾经的贫困户李学平说,以前,地里的收入非常少,他父母身体也不好,再加上有些年冰雹等自然灾害比较多,家里一直有外债,最多的时候达到2000多元哩。“我当年结婚时的800元全部是借的。2000年后政府号召种菜,情况才开始转变。”他说。

发“羊”财脱掉了穷帽子

从跟村民们的攀谈中,记者了解到,如今的英鸽咀村旧貌换新颜,已今非昔比,村民们将贫穷的帽子扔到了脑后。去年,李学平种了20亩的菜,一半是土豆,另一半是高原青蒜苗、高原夏菜、番瓜等,其中收入最多的是2亩高原青蒜苗。原来,高原青蒜苗的种植已经在村里形成规模,每亩高原青蒜苗的收入在1万元左右。问起李学平去年的总收入,他保守地说,也就是4到5万元。旁边有人插嘴道,“他说的数字掺水了,李学平去年的总收入应该接近10万元了。”一席话,大家伙儿都乐乐呵呵。这几年,李学平的生活发生了重大变化,通过种菜,李学平不仅还清了外债,还供两个孩子读完了大学,李学平于2010年翻修了房子,家里还有存款。像李学平一样,英鸽咀村很多贫困农户把种菜作为致富产业,摘掉了贫困帽。

与李学平种菜脱贫不同,村民杨有成依靠养羊脱贫,可以说是“殊途同归”。英鸽咀村与天祝县接壤,这里的农户有着浓厚的养羊传统,高寒的气候适合细毛羊的生长,细毛羊肉质鲜美,在市场上被商家推崇青睐。近年来肉羊养殖已经发展成为一个让村民脱贫的大产业。今年,杨有成家养了190多只细毛羊,出栏50只,收入了5万元。发“羊”财了,就要改善自己的生活条件。杨有成告诉记者,以前家里比较困难,住的是危房,一下雨房子就漏水,墙上的泥皮还往下掉。2010年,他家盖了一院阔气的封闭式平顶房,新房间中,电视、冰箱、洗衣机和沙发、床等新式家电家具一应俱全。

高原夏菜已成品牌产业

坪城乡乡长李庭明介绍说,英鸽咀村依托现有水利、土地等资源优势,确定了两个脱贫的重点产业,一个是以种植娃娃菜为主的冷凉型高原夏菜种植业,另一个是以养羊为主的养殖业,现在,两项产业都已初具规模。2013年,英鸽咀村种植冷凉型高原夏菜突破1000亩大关,人均增收1822元。在此基础上,这座村庄建成了千亩冷凉型高原夏菜示范基地,带动发展日光温室107座,种植大户60余户,初步形成了“一户带多户、多户带整村、整村成基地”的产业化发展新格局。目前,高原夏菜和日光温室收入占到村民人均总收入的38.5%,已成为该村的经济支柱和品牌产品。而在英鸽咀村像杨有成一样的肉羊散养户54家,百只以上的养殖场2家,全年全村羊只出栏1200只,每只平均收入400元左右,总收入48万元,人均增收350多元。“英鸽咀村1社、2社、3社主要依托蔬菜和养羊两大产业脱贫致富,4社、5社、6社、7社则主要依托村后的石灰石矿山和靠近永登祁连山水泥公司的优势发展运输业,大部分人家有运输车辆,收入不菲。昔日英鸽咀村人,奔小康迈开了坚实的脚步。

编辑:ZHONG 责任编辑:杨嘉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