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3年初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家庭农场”的概念,到5月阳泉市首个家庭农场注册,再到11月出现小高潮———5个家庭农场相继成立,生动体现了全市家庭农场从中央文件概念到山城田间生产的落实脉络,广大农民从最初的观望到热情渐高、主动“试水”这一逐步认知和勇于实践的过程。从中既表明家庭农场这种新型农业经营方式符合阳泉的现代农业建设实际和未来规模化发展需求,也折射出农民创新农业经营方式、加快致富步伐的探索勇气和渴望之情,全市正式注册成立的家庭农场达到12个。
12个家庭农场地域分布,10个位于盂县,2个建在平定县,主要有三个特点:一是生产内容以种植业为主,涉及种植业的家庭农场占78%,具体为种植玉米和小杂粮的5个、从事林业种植的1个、搞种养结合的1个、养殖蛋鸡的2个。二是劳动力以家庭成员为主,目前大约有29个,占到家庭农场劳动力总量的66%。三是所经营土地以流转土地为主,都实现了规模化经营。以其中5个种植玉米和小杂粮的家庭农场为例,共计流转土地1100亩,占到土地总规模的81%;平均经营规模达270亩,最高的有510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