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

农田“稻蛙蚓共作” 间种黄花草肥沃

2013-08-02 11:03:02  来源:城乡统筹网  作者:Master

城乡统筹网讯:连续十年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市”的江苏省兴化市,有一片120亩的稻田与众不同:稻田上空笼罩着绿色的栅网,稻田四周有1米多高的PVC绿色栅板。这就是“稻蛙蚓共作”的生态水稻种植。

近日,记者走进这片稻田。省粮食生产先进个人、兴化市陶庄农技站长许开泰,兴致勃勃地介绍起他创建的这片“生态水稻绿蛙园”:“PVC绿色栅板,是挡拦外面的蛇、鼠进入及青蛙外逃;罩在稻田上空的网,是防止白鹭、灰鹭等鸟类对青蛙的侵害。”许开泰说,“稻蛙蚓共作”的原理是,运用牛粪养蚯蚓、蚯蚓排泄物肥田,同时蚯蚓可作为青蛙的补充饵料。另外,青蛙吃食稻田里的虫子。由此生产出生态蛙稻米。

1亩田放养1000只青蛙一只蛙一天可吃百头虫

稻田里有两方隔着的田块。记者发现,两方田块的蛙种不同,一个是个头瘦小的中国青蛙即本地青蛙,一个是个头大而壮的美国青蛙。“两种蛙捕虫能力可不一样,本地蛙一天可捕七八十头,美国蛙可捕上百头。两种蛙不能相融,美国蛙会吃本地蛙。”许开泰说,根据蛙类捕虫理论,一只中国蛙可捕食1平方米稻田的虫卵,美国蛙则可捕食1.5平方米稻田的虫卵。现在按一亩田投放本地蛙1000只、美国蛙600只的标准进行试验,看看到底一亩田投放多少为宜。

趟在青青秧田里,追逐了好一会儿,许开泰才用网具逮住了一只美国青蛙。“6月初买回来的,每只一元钱,当时只有20克左右,现在二三两重了。瞧它长得这么肥,再看看秧苗,一点虫害也没有。”

生产生态稻米,是许开泰由来已久的念头。2012年,许开泰从媒体上得知上海、镇江有“稻蛙共作”模式,于是便去参观学习,并逐步开始探索。据许开泰介绍,青蛙是捕虫能手,一只青蛙一天能捕食上百只各类害虫。在农药未被广泛使用时,青蛙就是水稻除虫的最主要方式。而因为农药的广泛使用,现在水稻田中已很少见到青蛙,这就需要施用更多的农药,形成“恶性循环”。进行“稻蛙共作”算是一种“古为今用”,同时还有利于农业生态的修复,可谓一举多得。

青蛙除了捕食稻田害虫,还要喂蚯蚓。绿蛙园还开辟了一亩地的蚯蚓养殖场,利用当地的牛粪资源养殖蚯蚓,蚯蚓粪肥田。

产出的稻米更金贵种粮也能种出好效益

“‘稻蛙蚓共作’模式产出的稻米算得上是最金贵的生态大米了。”兴化市农技推广中心副主任、作栽站站长沙安勤说,该模式决定了不能施用农药和化肥,否则将会危害到田里的青蛙。此外,蚯蚓粪含有大量微量元素和有机菌群,是上好的有机肥,施用它不仅改良土壤,而且提高作物的品质。

同时,“稻蛙蚯共作”的田块实行休耕一季,即水稻收获后不种庄稼,而是种绿肥黄花草,然后覆土沤制,增加土壤有机质。

许开泰说,“稻蛙蚯共作”种植的水稻品种是“南粳46”。头一年产量不会高,一亩田收获稻谷350公斤左右差不多了,以后会随着环境的改良,会逐渐增产。

亩产350公斤稻谷,经济效益还是比较高的。许开泰说,350公斤稻谷至少可加工成250公斤大米,按现在有机米每公斤40元的中等价格,亩可产出1万元的产值。同时,“稻蛙蚯共作”还衍生了副产业。美国青蛙除少量留种外,大多可作为商品蛙出售,一只可长到六七两,市场价每公斤20元。此外,蚯蚓也可以卖钱。

为打造稻蛙米品牌,许开泰还注册了兴化市绿蛙源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申注了“绿蛙园”商标。这样的品牌销售,种粮也就能种出好效益了。

安装“全球眼”生产过程实时在线

连日来,兴化一家电子公司正对绿蛙园基地安装实时在线监控系统。“基地将安装高清旋转式高清红外线摄像头6只,采用国内最先进、最清晰的数字信号传输。”该公司技术员王小洋说,基地内安装“全球眼”后,能对基地内的实景进行实时监控,并将视频画面通过宽带网实时播出。“即便是叶片上的一只虫卵,也能看得清清楚楚。”

“既然是生产高品质的大米,就应将生产的全过程公开,让消费者通过网络可以实时看到,这样一方面监督我们生产的过程,另一方面也为我们产品走向市场作宣传。”许开泰说。

待监控系统建成,绿蛙源公司将在网上发布“全球眼”账号,消费者只要在电脑上输入账号,就能一览无余。

编辑:ZHONG 责任编辑:杨嘉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