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

水蛭养殖人尚少 看似简单风险高

2013-05-15 09:58:50  来源:嘉兴日报   作者:Master

最近,家住平湖市新仓镇中华村的80后小伙孙微格外忙碌,因为他所养殖的水蛭正处在育苗期。每天一早,吃过早饭、套上雨靴后,他总是第一时间赶到养殖场里,仔细地查看水池温度,观察水蛭产卵情况,将褐色乒乓球大小的水蛭卵小心翼翼地转移至育苗池。

说起水蛭,很多人都会感到恶心或恐怖,但在孙微眼中却是宝贝。因为水蛭,正是他开启创业道路的载体,也是他追逐成功梦想的平台。

说干就干

上周,记者来到孙微的水蛭特种养殖场时,他正忙碌着。谈及他的宝贝,孙微神采飞扬地说:“我养的是宽体金边水蛭,它们喜欢吃螺蛳,不会伤害人类,而且它们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在防治心脑血管疾病和抗癌方面有特效。”将药用价值转变为经济价值,这正是孙微的创业之路。

“早在学校的时候,我就听老师、朋友说起过水蛭养殖,后来在电视上也看到过。”孙微表示,尽管心动源于偶然,但在正式迈上这条创业道路前,他依然花了十足的功夫。到农经局了解水蛭养殖项目发展前景,到周边城市进行考察学习养殖技术,经过一段时间的酝酿和筹备,2011年11月,孙微在新仓镇新征村承包了17亩土地,动工建设了7个水蛭养殖水池。2012年,孙微再度投资5万多元,从江苏引进几十万尾水蛭幼苗,他的水蛭特种养殖场正式挂牌成立。

“开创自己的事业一直是我追逐的梦想。现在我只是迈出了第一步。”为了圆自己的创业梦,今年28岁的孙微毅然放弃了原本稳定舒适的工作,踏上了一条异常艰难的探索之路。

创业艰难

对于一个年仅28岁的年轻人来说,立志创业并要真正做出成绩注定不容易。水蛭养殖不同于其他的家禽或水产养殖产业,看似简单的过程却处处都是风险:水蛭养殖对水温和水质都有很高的要求。

“去年,由于经验不足,没有处理好水质问题,造成了一个水池的水蛭大量死亡,损失很大。”谈及那次挫折,孙微依然很痛心。吃一堑长一智,为了更好地学习、掌握养殖技巧,孙微特别请来了一名懂行的师傅。平时只要有空闲,他也会奔赴江苏一带讨教养殖经验。

“到目前为止,经济效益还行,投入的资金也已基本收回了,前景还是不错的。”看着眼前的水蛭养殖水池,孙微踌躇满志地说。四五月育苗、八九月成熟的水蛭养殖,也让现阶段的他迈入了最为忙碌的时期。

展望未来

“事业刚起步,累肯定是累的,但也是快乐的。”回顾起两年多的创业道路,孙微感慨地说。从最初的精心筹备,到后来的偶有挫折,再到如今的淡定从容,孙微与他的水蛭特种养殖场一同成长着。

“水蛭特种养殖现在涉足的人很少,平湖一共也就2家,规模都不算大,但市场对这方面的需求量却很大,所以我依然看好它的发展前景。”孙微介绍道,发展至今,在加强养殖管理的同时,孙微也逐渐建立起自己的销售渠道:活的水蛭销往上海,晒干的水蛭销往安徽的药材市场。在家人的支持下,孙微对于未来也已拟定出明确的发展路径。“头三年,主要是经营好现在的养殖基地,让它逐步迈上正轨。”孙微表示,如果顺利的话,他还将逐步扩大养殖规模,力争早日将水蛭特种养殖场从现有的17亩扩大至50多亩。

编辑:ZHONG 责任编辑:杨嘉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