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

一个奇招 青虾苗价格一年暴增十倍

2013-05-10 10:06:35  来源:央视网   作者:Master

安徽省无为县襄安镇水草经销商朱孝红:我打电话两天,他说他四天了。

江苏兴化市安丰镇养殖户杨友汉:请问先给四天的还是先给两天的?按先来后到也应该先给我。

2013年3月4日,记者来到虞晓付的养殖场进行采访,让记者意想不到的是,刚到养殖场,就遇到客户因为抢货吵了起来。

安徽省无为县襄安镇水草经销商朱孝红:这一堆(草)是我的。

安徽省无为县襄安镇水草经销商许斌:抢。

记者毕月:什么?

安徽省无为县襄安镇经销商许斌:不抢没货!

安徽省无为县襄安镇水草经销商朱孝红:不愿意也没办法,我们等了两天了。

记者毕月:你现在捡到这个草特别开心?

安徽省无为县襄安镇水草经销商朱孝红:捡到好草就能捡到钱,捡到钞票。

江苏兴化市安丰镇养殖户杨友汉:简直不是来订购,是来抢购,求购。

江苏兴化市安丰镇养殖户丁仁武:今天才轮到我们,货款都带过来,有钱都要排队的。你看,里面都是钱,钱全部带过来了。没办法,有钱都要排队的。

在客户眼中,拿到这种草,就意味着能赚到钱。如今,顾客抢草的情况时有发生,让养殖场的主人虞晓付非常为难。

虞晓付:这一堆(草)就给你好吧,就不要这样打了。遇到这样的情况抢货的时候头疼,你要保证大家没有意见,尽量满足他们,大家少一点,搭配一些。有的,甚至拿不到货还贴车费给人家。

大家抢的这种草,曾经并不值钱,而虞晓付却从中发现了一个商机,这些年,谁也说不清他究竟从中赚了多少钱,把草的价格翻了多少倍,虞晓付因此成了年销售额5000多万元的老板。甚至被当地村民称作是“活财神”。

江苏省溧阳市社渚镇下西村村民虞志隆:他就是活财神,他就是在这里带动我们大家致富,他不是一个人致富。

江苏兴化市安丰镇养殖户杨友汉:他就是我崇拜的偶像,我把我的手机页面设置成他,只要我打开我的手机,我看到了我大哥,我就有前进的勇气,什么困难也不怕了。他是我的精神支柱。

江苏省溧阳市社渚镇下西村养殖户张君峰:他的点子我们想不到。我要想到了,我比他有钱。

而难以想象的是,13年以前,虞晓付还是村里有名的低保户,每月仅靠100元低保费过日子,最穷的时候连吃饭都成问题。

江苏省溧阳市社渚镇下西村村民虞志隆:一分钱都没有,穷得可怜。他就要饭,人家都在人家家里送点儿给他吃吃,真的可怜,一个残疾人。

虞晓付的朋友支国明:以前他是靠政府救济,人家哥哥养他的。

虞晓付的合伙人王小军:低谷的时候惨得不得了,真的挺惨的。他经过大起大落,现在变得大红大紫,他的人生经历富有传奇色彩,几本书也写不完。

虞晓付:想就不想,基本上不想,想到那时候,人家提起来那个事,我就要流眼泪。

虞晓付今年50岁,他3岁时就患小儿麻痹左腿残疾,自打有了记忆起,一条拐杖就成了他的左腿。

虞晓付:路,一步一个高低,这个是感觉到最痛苦的事,这辈子改变不了的。拐杖,已经成了我生命当中的一条腿了。

从小就注定生活要比别人艰难,2000年,37岁的虞晓付,当父亲去世时,他甚至穷得连给父亲奔丧的钱都没有。

虞晓付:接受不了,甚至几次就想了结生命,就不想活了,那个日子。有时候,我睡在床上想到那时候的情况,还流眼泪。挣不了钱养活自己感觉很悲观。

虞晓付的哥哥虞小牛:你只要在家里,你不要有什么想法,我反正能养你一辈子,我做哥哥的有的吃,反正你也有的吃。

虞晓付:我有双手,为什么不能养活自己,挣钱来养活自己呢?

虞晓付下决心自己养活自己,他努力的第一步就是把自己的名字给改了。身份证上的是虞晓付的原名。

虞晓付:我改成是虞晓付,晓得付出,先要晓得付出,我是一个残疾人,我要付出很多很多,我比常人要付出得很多。

2000年,虞晓付跟着村里的人做起了虾苗贩卖生意,虽然很努力,但谁都知道他没怎么赚到钱。而2002年,大家却发现,虞晓付突然变得有钱了,居然盖了一座不错的大房子。

虞晓付的哥哥虞小牛:当时他穿衣服也穿好衣服了,抽香烟也抽好的了,肯定比我抽的好。

江苏省溧阳市社渚镇下西村村支部书记虞鹏月:都讲虞晓付不知道从哪儿骗了那么多钱,还是捡了那么多钱,还是中什么彩票了,怎么突然之间回来盖别墅了?

虞晓付究竟是哪来的这么多钱呢?而这些都跟别人无意间讲的一句话有关。

2002年12月,虞晓付正在卖虾苗,村里来了一个从安徽省来买虾苗的顾客,就是这个人无意间说的一句话,让虞晓付觉得赚钱的机会来了。

虞晓付:他当时给我说,你们塘里长这种草,他螃蟹吃这种草。随便一说,这一句话才提醒了我。

虞晓付的外甥张峰:那边农户多了这个情况全没当一回事,反正他说了一下我舅舅就放到心里了。

顾客所说的这种水草学名“轮叶黑藻”,而当地人俗称为“节节草”。

虞晓付:一节一节的。

记者毕月:这是一节,又一节。每一节放在水里都能生根?

虞晓付:对,掉到水里面就要生根。

因为繁育能力强,当地虾塘里就生长这种水草,村民通常要花费大力气来拔除,从来没有谁想过能把草变成宝。

江苏省溧阳市社渚镇下西村村支部书记虞鹏月:这毕竟是草,草在我们农村来讲随处可见,哪个会相信草会值这么多钱。

虞晓付的合伙人王小军:这个草以前是喂鸭子喂鱼的,你说能卖钱,他会相信?打死他也不会相信。

虞晓付看中的就是这种水草。说者无心,听者有意,虞晓付无意听到那句话之后就开始在村里收购水草,这种水草当时在村里根本不值钱,大家不知道虞晓付究竟拿这种水草做什么。

虞晓付的合伙人王小军:这个草又不好吃,你收这么多草放在家里干吗?以为他是傻子,把钱甩掉了。

虞晓付的哥哥:草你要拉就拉去,我们要草干什么,水草水草没人要的草,当垃圾。

2003年2月,虞晓付收购了300多斤水草,叫了2个朋友和自己把这批草运到了安徽省的螃蟹养殖大县无为县,找到了一家螃蟹养殖合作社的社长方贤民。第一次卖草,虞晓付压根不知道这种草到底能卖多少钱。而方贤民给出的价格却让虞晓付吃了一惊。

虞晓付:我记得很清楚,60元钱一斤算的,300多斤草变成一万多元钱,接近两万元钱。我就不敢想象,因为这就是一个天文数字,因为这个草当时一分钱不值。

虞晓付的合伙人王小军:当时惊呆了,这个水草在我们那里没市场,到他那里能卖60元钱一斤,我们惊呆了。天价了,猪肉卖多少钱?比虾值钱,螃蟹也不是这个价格。

记者毕月:60元一斤价格不高吗?

安徽省无为县螃蟹养殖合作社社长方贤民:在我们那不显得高,因为螃蟹需要这种水草,这个水草比我们买回来的成品草要便宜。

300多斤草,虞晓付就轻松地把近2万元钱拿到手上,这相当于做虾苗生意一年的收入,半夜回家的路上,虞晓付高兴得手舞足蹈。

虞晓付:一点困的意思都没有。如果他按天价帮我销售,一年一百多万就起来了。

虞晓付的合伙人王小军:一路上唠叨好几遍,一直讲这句话,大家在抢这个钱了。

虞晓付:我想我可能从这里开始要干一番事业,我要抓住这个机遇,我要开始挣钱了。

虞晓付了解到,螃蟹池每年都要需要重新更换种水草,而安徽省的螃蟹养殖户,正愁没有这种水草。虞晓付从此开始了轻松赚钱的好日子,每斤水草中几乎可以赚50多元的差价,2003年一年就赚了100多万元。

2005年5月的一天,虞晓付像往常一样去做生意。傍晚回家的途中,司机王小军透过后视镜,隐隐约约感觉到总有一辆车在跟踪着他们。

虞晓付的合伙人王小军:他看到我们的车子,跟踪大概三个多小时,他保持车速,跟在我们车后,跟到溧阳。肩膀都搭拉下来了。

虞晓付:感觉到不对头,我当时就心一冷。

虞晓付很害怕,是不是自己树大招风,被人给盯上了?晚上八点钟,虞晓前脚刚到家,这个跟踪他的人后脚就出现在了他面前。让虞晓付没想到的是,那个跟踪他的人直接把10万元现金摆在了虞晓付面前。

接下来,更让虞晓付没想到的是,这10万元仅仅是订金,他要以每斤高出市场价2元的价格包下虞晓付全部的水草。然而虞晓付拒绝了他。

虞晓付:付十万元钱现金给你,预付10万元钱这里,你收购给我,我没有答应他。

那么,跟踪虞晓付的这个人是谁呢?送上门的钱虞晓付为什么不赚呢?

原来,那个人是安徽省的一个螃蟹养殖户,虞晓付曾经到那里卖过水草,他要与虞晓付一起做水草生意。

接下来的一周,大家发现虞晓付消失了,谁也不知道他究竟去了哪儿。然而,就是因为这件事,虞晓付三年时间内就把年销售额从100多万元提升到3000多万元。

原来,通过养殖户给的10万元,虞晓付隐隐约约感觉到,水草一定有着更广阔的市场。他立即到全国各地去考察,发现不仅在安徽省,在江苏、湖北等地,养螃蟹的人也很多,俗话说“养蟹先种草”。就是这次考察,让虞晓付决定转变思维,把市场做大。因为虞晓付要跟很多人合作,所以拒绝了那个人的垄断。

虞晓付:我以前跟一个人交易,现在跟很多人交易,必定要走数量,靠数量来弥补我的差价问题。

考察回来后,虞晓付主动把自己做水草生意赚钱的经历讲给村民们听,从此水草能赚钱的消息在村子里炸开了锅。

江苏省溧阳市社渚镇下西村青虾养殖户钟小军:虞晓付带我们干的。不是他,我们也没有这么好的事情。

江苏省溧阳市社渚镇下西村青虾养殖户张君峰:外地人也不来我们这里收购,如果他不在外面打开市场的话,我们这里也不会有人会想到弄这些东西。

虞晓付的合伙人王小军:所以从那开始我们这边种草就种疯了,到处种草。

一年时间,水草的价格由原来的60元钱一斤下降到十几元钱一斤。因为利润降低,原来跟虞晓付单线联系高价卖水草的人,纷纷放弃了水草生意。

记者毕月:没有暴利你就不做了?

安徽省无为县螃蟹养殖合作社社长方贤民:不做了。他脑子转得非常快,他以数量来挣钞票,这个思维相当对。

因为当地的虾池里本来就生长这种水草,当地村民在虞晓付的带动下,靠水草实现了二次增收。2008年,全村水草的年销售额就达到3000多万元。

虞晓付的合伙人王小军:别小看这个草,这个草十几元钱一斤,这一筐要达到2000元钱,一百三四十斤。

江苏省溧阳市社渚镇下西村青虾养殖户虞伟伟:现在草每年大概卖一百多万,这些钱都是捡来的。

江苏省溧阳市社渚镇是青虾大镇,在做水草生意之前,虞晓付也做过虾苗生意。

虞晓付在做水草生意时,从书上看到螃蟹塘里可以套养青虾,他了解到螃蟹养殖户很多,如果能把当地不好卖的青虾苗卖给他们,岂不是解决了青虾苗销售难题?

虞晓付:当时我在书本上看到,螃蟹塘里可以套样青虾,书本上看到之后,我感觉虾苗就有出路了,我感觉机遇又到了,要抓住这个机遇。

接下来,虞晓付做了一件事,靠着这件事让他在青虾苗领域也是一战成名,在一年之内,就让青虾苗的价格提升了10倍。

虞晓付的哥哥虞小牛:在高淳一下子出了名,为什么?整个高淳市不管哪个养殖户都认识他,都知道他虞晓付这个名字。

虞晓付的原员工虞越虎:这个老板做事,我们农村说硬气,这么讲诚信,现在那个老板现在跟他生意厂上的生死朋友了。

虞晓付的合伙人王小军:那个市场从此就是虞晓付占领了,只要讲到虞晓付,没人不相信的。

其实,在2005年当地的虾苗市场行情并不好,一斤虾苗只能卖3元钱、5元钱。

江苏省溧阳市社渚镇下西村青虾养殖户张君峰:几元,十几元钱一斤。一斤虾只能晒到三两虾米,等于送给人家一样的。

有一次虞晓付去给江苏省高淳县的一个客户送虾苗。但是对方接到货,说虞晓付的一车虾苗死亡率超过30%,于是趁机压价,让虞晓付打五折销售。

可是面对别人的压价,虞晓付却宣布这车虾苗不卖了。不但不卖,接下来虞晓付还找到一个人多的地方,要把这一车虾苗都给倒到路边的河沟里。面对虞晓付的举动,当时人们都震惊了。

虞晓付的原员工虞越虎:我们不愿意给他倒,这么好的虾苗倒了干什么可惜。

虞晓付:我讲赶紧倒,我连续讲了几句。

虞晓付的原员工虞越虎:他讲了三四遍我们才反应过来。

这一车虾苗价格1万多元,尚且有近70%的虾苗成活,大家都不同意虞晓付的做法。说了好几遍,还是没有一个人去倒虾苗,虞晓付很着急,他拄着拐杖,爬到车上亲自倒起虾苗。

虞晓付的原员工虞越虎:他一条腿拄着拐杖,一条腿爬到车子上,自己先倒了一筐,最开始他先倒的。看他倒了,我们才信。

虞晓付:我讲了三四遍,他们不理,后来我就自己动手,自己往塘里倒,后来他们看我开始倒就倒了。

一车虾苗就这样倒到了河沟里,给放生了,这个举动,让当场的人都看得呆住了。

虞晓付的合伙人王小军:人家当时看了都傻眼了,便宜一点也可以卖点钱,你为什么倒掉?一车虾苗上万元的本钱撒掉。

江苏省溧阳市社渚镇下西村村民虞志隆:拿回去吃也行,他要把他倒掉。

虞晓付的哥哥虞小牛:到后来晚上回来我还骂他,我说你便宜一点卖掉,你把他倒掉干什么?

虞晓付:都惊讶了,有人说你这个人脾气太大,不应该这样。

虞晓付为什么宁愿赔1万元钱,也要把一车虾苗倒掉呢?

虞晓付:后来我讲我这次给你打折,我下次来了也给你打折,再一次来了我给你打折,我次次来推销虾苗,我次次打折,这个生意就不好做了。

不仅如此,从此以后,虞晓付做出的承诺更加疯狂,只要虾苗成活率低于70%他宁愿赔钱不卖,也绝对不会卖给养殖户。

虽然别人都不理解,但是虞晓付的心里却信心十足。果然,1个月后,事情发生了变化,他的虾苗可以说是一天一个价格,一年时间,从原来的3元钱、5元钱一斤,一路飙升到了50多元钱一斤,价格提升了十倍。

虞晓付:一天一个价,甚至疯涨,从几元钱一斤升到几十元钱一斤。那时候我是五元钱一斤收的,我卖从二十几卖到三十几、四十几、五十几。一天一天价格涨上去,这种利润是想也想不到的利润。

虞晓付在当地的虾苗市场上一战成名。短短一年后,当地90%以上的养殖户都到虞晓付那里买虾苗。直到这个时候,员工和亲戚才真正领教了虞晓付的高明之处。

虞晓付的合伙人王小军:这家带动一家,一传十,十传百。所以他的生意做不完,做得挺大的。

江苏省高淳县螃蟹养殖户徐红梅:就自从倒虾苗之后,虞晓付就有名了。也没人讲他东西不好,他不好的东西,宁愿在家里都不会卖给我们的。

现在“虞晓付”的名字在养殖户的心中已经成了一个品牌,虞晓付的生意越做越大,当地一半以上的青虾苗和水草都是由虞晓付销售的,到2012年,水草和虾苗的年销售额超过5000万元。

江苏省溧阳市社渚镇副镇长:刘勇山,虞晓付非常不容易,身残志不残,在自己致富的同时,他还带动了本地的农户发家致富。

编辑:ZHONG 责任编辑:杨嘉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