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

菜豆的贮藏保鲜技术

2012-09-06 09:33:14  作者:SystemMaster

一、菜豆的贮藏特性

菜豆较难贮藏,主要原因是在贮藏中表皮易出现褐斑,俗称"锈斑";老化时豆荚外皮变黄,纤维化程度高,种子长大,豆荚脱水等。

菜豆呼吸强度较高,贮藏中容易发热和造成二氧化碳伤害,应特别注意菜堆或菜筐内部的通风散热,以免造成老化和锈斑增多。所以,菜豆堆或菜筐中必须设有通气孔,在筐内或塑料袋内还可放入适量的消石灰,以吸收二氧化碳。

在对冷害的敏感性方面,菜豆常因温度过低造成冷害,虽然不同品种间存在一定差异,但一般在0-1℃下超过2天,2-4℃下超过4天,4-7℃下超过12天,都会发生严重的冷害。受了冷害的菜豆在高温下1-2天,表面就会产生凹陷和锈斑。因此,菜豆在贮藏中要避免较长时间的放置在8℃以下的低温中。

二、菜豆的选择和贮藏条件

用于贮藏的菜豆,应选荚肉厚,纤维少,种子小,锈斑轻、适合秋种的品种,如丰收1号、青岛架豆等。菜豆贮藏多在秋季进行,早霜到来之前要及时采收,去除老荚、有病斑、有虫咬和断裂的菜豆,选鲜嫩的豆荚进行贮藏。

菜豆贮藏适宜的温度为9±1℃。低于8℃,豆荚容易发生冷害;高于10℃以上时,温度越高越容易老化和腐烂。适宜的贮藏温度是控制菜豆贮藏中锈斑和腐烂的重要前提。

菜豆贮藏适宜的相对湿度为95%,保持高湿(相对湿度90-95%)有助于豆荚保鲜和保绿。

菜豆对二氧化碳较为敏感,二氧化碳过量积累也是导致锈斑发生的重要因素,1-2%的二氧化碳对锈斑产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超过2%会使菜豆锈斑增多,甚至发生二氧化碳中毒。因而,菜豆贮藏时,二氧化碳浓度应小于2%。

三、菜豆的贮藏方法

1、水窖贮藏。先在贮藏架上铺一层苇席,四周再用苇席围起,将菜豆摆放在里面。菜豆的堆放厚度一般为30-40厘米,每隔1-1.2米竖放一个用苇箔卷成的或竹子编成的通气筒,以利通风散热。菜豆表面应盖湿蒲席,每隔5-7天翻动一次。

2、通风窖贮藏。菜豆装入荆条筐或塑料筐中入窖贮藏。为了防止水分散失,可先用塑料薄膜垫在筐底及四周,塑料薄膜应长出筐边,以便装好菜豆能将豆盖住。在菜筐四周的塑料薄膜上打20-30个直径为0.5厘米左右的小孔,小孔的分布要均匀,在菜筐中间放两个竹子编成的直径为5厘米的圆柱形通气筒,以利于气体交换,防止二氧化碳过多积累。每筐菜豆约装八成满,通气筒约露出菜豆3厘米,筐装好后放在菜架上。

菜豆入窖初期要注意通风,调节窖内温度,使窖温控制在9±1℃,一般是夜间通风降温,白天关闭通风口。如菜筐内菜豆的温度高于窖温,应打开塑料薄膜通风散热。每隔4-5天对菜豆进行一次检查,贮藏15天以后就天天查看,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冷库贮藏。将菜豆装筐进行预冷处理,在库温9±1℃,相对湿度95%的条件下进行贮藏,贮藏中要注意通风换气,防止二氧化碳浓度过高而引起菜豆中毒。

4、气调贮藏。将菜豆10-15千克装入垫有蒲席的筐,筐与蒲席事先用0.1%的漂白粉水刷洗并晾干,然后用0.1毫米厚的聚乙烯塑料薄膜套在筐外,薄膜上留有气孔,袋口的一端左右两个角各放0.25千克消石灰,并用绳子扎紧。用氮气将氧含量降到5%,每日用仪器测定袋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含量。如果氧气含量低于2%,须从气孔充入空气使之升到5%;如果二氧化碳含量高于5%,须解开消石灰袋,抖出消石灰,使之进入筐外的底部以吸收多余的二氧化碳,控制筐内的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在2-4%之间。如库温比较恒定地保持在12-15℃,袋的内壁不出现水汽,菜豆可贮藏30-50天。如果袋内有水汽,菜豆会出现锈斑,但种子并不长大,豆荚也不纤维化。在良好的控温库中,采用塑料袋小包装气调贮藏菜豆,贮藏期长达60天。

5、无滴膜帐贮藏。以无滴膜制作贮藏帐,帐的大小因贮量而定,一般每帐贮藏200千克为宜,帐内用消毒的竹杆作支撑。帐面上焊接硅窗调气口,调节帐内湿度,以免湿度太大,引起腐烂。贮藏的容器最好用塑料筐或竹筐,装量距上口8-10厘米,以利气体流通。码筐时,筐与筐之间、筐与帐膜内壁之间都要留有间隙,筐下用消毒的砖或木架支撑。筐与地面的距离一般为5-10厘米,筐下用饱和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每隔4天检查一次,该法贮藏菜豆,保鲜期一般为20-30天。

责编 早生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