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果外观鲜艳,肉质细腻,营养丰富,深受消费者青睐。但是桃柔软多汁,贮运中容易受机械损伤,低温贮藏时容易产生褐心,高温下又容易腐烂,因此,桃不能进行长期贮藏。
(一)品种与耐贮性
桃品种间耐贮性有很大差异,水蜜桃一般不耐贮藏,硬肉桃中的晚熟种耐贮性较好。
{二}采收
桃的采收成熟度对耐贮性影响很大,作为贮藏的桃应该在果实充分肥大,现出固有色泽,略具香气,肉质紧密,八成熟时采收。采收过早风味差,过晚果肉软化不耐贮藏。采收时间应选择晴天和露水干后的清晨或傍晚,同一棵树上的桃果实成熟期也不一致,应分次采收。采收时要用手托住果子扭转,防止果子落地或刺伤,果实最好带果柄。
(三)贮藏和运输前的处理
1、预冷。桃采后应该及时预冷,因为桃采收时气温较高,桃果带有很高的田间热,加上刚采收的桃呼吸旺盛,释放的呼吸热多,如不及时预冷,桃会很快软化衰老、腐烂变质。因此,采后要尽快将桃预冷到4℃以下,一般采用冷风冷却和水冷却两种预冷方法,水冷却速度快,直径为7.6厘米的桃在1.6℃水中冷却30分钟,可将其温度从32℃降到4℃,直径5.1厘米的桃在1.6℃水中15分钟可冷却到同样的温度,但水冷却后要晾干后再包装。风冷却速度较慢,一般需要8—12小时或更长的时间。
2、包装。桃在贮运过程中很容易受机械损伤,特别成熟后的桃柔软多汁,不耐压,因此,包装容器不得过大,一般装5—10公斤为宜。将选好的无病虫害、无机械伤、成熟度致、大小均匀的桃果放入瓦楞纸箱中,箱内加纸隔板或塑料托盘。若用木箱或竹筐装,箱内要衬包装纸,每个果要用软纸单果包装,避免果实摩擦挤伤。
(四)贮藏方法
1、冷藏。桃在低温贮藏中易遭受冷害,在-1℃就有受冻的危险。因此,桃的贮藏适温为0℃,适宜相对湿度为90%—95%。在这种贮藏条件下,桃可贮藏3—4周或更长时间。然而桃在低温下长期贮藏,风味会变淡,果肉褐变,特别是将桃移到高温环境中后熟时,果肉会变干、发绵、变软,果核周围的果肉明显褐变,冷害严重时,桃的果皮色泽暗淡无光。在冷库内采用塑料薄膜小包装可延长贮期。
2、气调贮藏。桃在0℃和2%氧+5%二氧化碳下,可贮藏6—8周或更长时间,并能减轻低温伤害。如果在气调帐或气调袋中,加入浸过高锰酸钾饱和溶液的砖块或砩石,则吸收乙烯则效果更佳。
低温结合简易气调和防腐措施,也可提高桃的耐贮性。将八九分成熟的桃,采后单果包纸装入内衬无毒聚氯乙烯薄膜袋或聚乙烯薄膜袋的纸箱或竹筐内,或不包纸直接装入上述袋中,立即进行预冷,果实降温后,在袋内加入一定量的仲丁胺熏蒸剂和乙烯吸收剂及二氧化碳脱除剂,将袋口扎紧,封箱,码垛。使库温保持0—2℃,基本保持原有硬度和风味。
(五)运输条件??
中晚熟品种的桃子可进行长途运输,尽管运输时间较贮藏要短,但是也应维持较低的运输温度,适宜的温度是1—2℃,最好不要超过12—13℃。运输前一定要先预冷再装车,果实用塑料袋包装,自发气调效果也好。
(六)贮藏病害及防治
桃在高温下贮运容易发生褐腐病和软腐病。褐腐病多在田间浸染果实,在贮藏期也可蔓延,软腐病是从伤口浸染传播的。采后用100—1000毫克/公斤苯莱特和二氯硝基苯胺450—900毫克/公斤混合液浸果,可防褐腐病和软腐病。用仲丁胺熏蒸,每升容积中需要仲丁胺0.05—0.1毫升,使用时可将药液沾在棉球上,再将棉球挂在库中、帐内或袋内。利用臭氧及负离子空气处理果实,也可起到杀菌、延长贮藏期,降低腐烂损耗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