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

大棚茄子栽培技术

2012-04-27 09:14:38  作者:SystemMaster
一、品种选择

冬春大棚种植,应选用抗寒、抗病性强、产量高、品质好、又有市场前景的优良品种,可选用紫长茄、紫团茄、成都墨茄、黑尖、楚茄一号、9318、七叶茄、九叶茄等品种。

二、栽培季节

春秋两季栽培,10―11月播种,12月―次年1月定植,苗龄60天,4―5月采收。或6-7月播种,8―9月定植,10―11月采收,每亩用种量25克。

三、播种育亩

营养土的配制:育苗床应建在地势干燥、通风、排水良好,前茬未种过茄果类蔬菜的地块。所用营养土,一般用稻田土70―80%,腐熟有机肥20―30%,复合肥0.1%,均匀拌合而成。

1、种子消毒:先用清水漂去瘪粒,然后将种子放入55℃热水中不断搅拌,直至30℃左右,然后静置8―10小时。或用高锰酸钾1000倍液处理15~20分钟,浸种完毕,用清水清洗干净、沥干,再进行催芽。??
2、催芽:将种子包于干净湿布中,放于28~30℃的地方催芽。若采取变温处理,每天16小时30℃和8小时20℃交替变温处理,则出芽整齐、粗壮,种子露白后即可播种。??
3、播种:平整苗床,浇足底水,然后均匀撒上种子,每25克种子播2―3平方米,够栽一亩大棚,播种后盖1―1.5厘米厚的营养土。

4、假植:当秧苗有3―4片真叶时,用营养钵进行移栽假植,假植后浇足底水,保温保湿4―5天,棚内温度保持28℃,以促发新根。

5、苗期管理:播种后密闭保温,尽量提高苗床温度,促进出苗。待80%出苗后,打开地膜放风,降低温度和湿度,防止猝倒病发生。茄子易发生带帽出土现象,可用喷雾器于傍晚把种壳喷湿,让籽苗夜间脱帽。也可在种子拱土时,均匀撒一层细土,防带帽出土。幼苗期,白天棚温维持在25~28℃,夜间温度15~18℃。棚内温度超过30℃时,要加强通风,增强透光,提高光合作用能力。气温高要勤浇水,气温低适当控制浇水。

四、定植

1、整地理墒:基肥于定植前半个月施入,每亩用腐熟有机肥2500公斤、复合肥50公斤,均匀撒施于地面,然后整地理墒,墒面宽1米,然后铺好地膜。

2、定植:定植在12月―次年1月进行,每墒种两行,株距40--50厘米,亩栽1500--2000株。

五、田间管理

1、温度管理:冬季气温低,要采用一棚二膜覆盖,即大棚加地膜。定植后一周内不通风或少通风,以提高地温,促进缓苗。秧苗恢复生长后,适当通风降温,防秧苗徒长,保持秧苗蹲实,叶色深紫。进入结果期后,随着外界温度的升高和浇水量的增大,开始加大通风量。每天上午9时至下午5时打开侧膜透光降温,生长期白天棚温保持20--30℃,夜间不低于15℃,开花结果期棚温保持25―28℃。棚内相对湿度一般在60%~70%,湿度大、温度高时要加强通风透光。

2、肥水管理:定植成活后适量浇水,墒面干后及时浇水,初见第一果时,开始浇水追肥。开花结果期保持土壤湿润,根据土质干湿程度5―10天浇一次水;气温低时,晴天上午浇水,气温高时,改在傍晚浇水。当茄子的第一个果实有鸡蛋大时是肥水管理的关键时期,要求亩施复合肥15―20公斤,以后每隔10―15天追肥一次,亩用复合肥15―20公斤或尿素15―20公斤兑水浇施。采果中后期用0.2??磷酸二氢钾加0.1―0.2??的硫酸锌每7―10天喷一次叶面肥。

3、整枝摘叶:当门茄长至3―4厘米时摘除门茄以下枝叶,在整个茄子结果期间,都要及时摘除病叶、黄叶、老叶以及生长过密的枝叶,打杈时不留桩,摘除的枝叶要及时清除田间销毁。

4、保花保果:大棚茄子结果前期气温偏低,低温引起的落花落果现象严重,可用30~40毫克/公斤浓度的防落素喷花。

5、病虫害防治:

(1)黄萎病的防治重在轮作,严格土壤消毒,重施生石灰,种植嫁接茄子。移栽时用50%多菌灵粉1.5―3公斤与10倍细土拌匀,施于塘内。发病初期用30%DT杀菌剂350倍或50%托布津粉剂400倍或50%多菌灵粉剂500倍灌根,每株灌药液0.3―0.5公斤,隔10天一次,连续灌2―3次。

(2)绵疫病在移栽时用1:1:200的波尔多液沾根或灌根,发病初期用75%百菌清600倍,或25%甲霜灵粉剂800倍或64%杀毒矾M8粉剂500倍喷雾防治。

(3)白粉病发病初期用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2000―3000倍或40%敌唑酮粉剂3000―4000倍或农抗120或“BO-10”200倍或30%DT胶悬剂500倍液喷雾防治。

(4)蚜虫用50%二嗪农乳油1000倍或50%易杀卫粉剂1000倍或3%莫比朗乳油1000倍或10%吡虫啉粉剂2000倍液喷雾防治。

(5)红蜘蛛、茶黄螨用10%浏阳霉素1000-1500倍或15%哒螨灵乳油1500-2000倍或1%杀虫素乳油2500-3000倍或73%克螨特乳油2000-3000倍或5%尼索朗乳油1500-2500倍液喷雾防治。

以上药剂任选一种即可,每7-10天防治一次,连续防治2-3次。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