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

鸡慢性呼吸道病的病因及防制

2012-04-25 16:21:20  作者:SystemMaster
一.引起慢性呼吸道疾病流行的因素

1.1支原体自身的致病性

鸡毒支原体的致病力强弱因毒株的不同而存在差异。一般野外分离株较实验室培养基适应株的毒力强。支原体感染鸡的呼吸道后,主要破坏鸡气管和支气管的纤毛,使之部分或全部脱落,导致支气管的排斥异物和黏膜的分泌功能部分或全部丧失,使得进入呼吸道的异物及气管黏膜的分泌物无法向上排出,而沉降到细支气管的末端及毛细支气管中,逐渐使肺小叶发生病变,进而造成肺组织肉变、硬变或坏死。另外病原体(支原体、大肠杆菌等)还可以经过肺内一级支气管直接进入腹气囊、前胸气囊或经过感染的肺脏迅速在气囊中进行扩散,并进一步侵入胸腔、腹腔甚至一些长骨中,造成全身性感染。这也就是为什么鸡感染支原体后,首先会使胸气囊和腹气囊混浊、有泡沫样物出现的原因。

1.2鸡的年龄也是影响支原体病流行的重要因素

鸡对支原体流行感染力随着年龄增长而加强,但雏鸡发病之后所表现症状比成年鸡明显,多表现为面部及眼睑肿胀、结膜静脉充血、流眼泪和呼吸??音。

1.3混合感染有助于鸡毒支原体病的发生

在细菌性或病毒性疾病混合感染的条件下,即使致病力相当弱的毒株也会引起鸡群暴发支原体病。这就是在接种传染性支气管炎、新城疫等疫苗后,会发生支原体病的原因。但所有这些情况大多是由于饲养环境比较恶劣(密度过大、通风不良、清粪不勤等),鸡群首先潜伏感染有支原体的缘故。除了传染性支气管炎和新城疫这两种病毒可以促使支原体感染加剧之外,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腺病毒、流感病毒和呼肠孤病毒以及一些引起免疫抑制的病毒如马立克氏病毒、传染性法氏囊病毒、传染性贫血、网状内皮增殖征等的合并感染,都可以使慢性呼吸道病病情明显加重。有研究报告还表明感染了支原体的鸡群在进行新城疫疫苗免疫后,血凝抑制抗体也上不去或参差不齐。鉴于这种情况,最好在进行新城疫和传染性支气管炎疫苗免疫和传染性法氏囊疫苗免疫之前首先进行支原体的预防性治疗,否则不但易于暴发支原体病,而且疫苗的免疫效果也大打折扣。

1.4环境因素在支原体感染流行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拥挤的饲养环境不但会加剧病原的传播,同时对鸡群也是一种应激因素,他可以造成鸡群的抵抗力下降,易于感染疾病。粪便不及时清理、通风不良不但使鸡舍空气污浊,而且使鸡舍氨气浓度过高,刺激鸡的呼吸道黏膜,使得气管黏膜上皮绒毛肿胀,摆动功能下降。如此很难将气管黏膜表面所黏着的病原微生物和异物颗粒从气管中清除,反而沉降到肺部和气囊,并在此滋生而诱发疾病,如支原体、大肠杆菌病等。

1.5营养不良

饲料营养水平的不足或营养的不平衡也是鸡群易发生慢性呼吸道疾病的原因之一。如饲料缺乏维生素A时,使得呼吸道黏膜的完整性和黏膜局部免疫功能受到影响,易于通过呼吸道感染各种呼吸道疾病。

1.6季节因素

季节因素的影响主要是由于冬春季节广大农村养殖场取暖和通风难以兼顾所致。在北方地区,冬春季节可以通过及时清理粪便,适当降低饲养密度,并采取负压通风,同时适期投药预防(一般育雏的第7~15天和第20~28天是最佳预防时期)的方式,来弥补因注重保温所导致的鸡舍空气污浊引起的呼吸道病。解决了这一问题,就可以大大降低冬春季节慢性呼吸道疾病的发病率,提高育雏质量和雏鸡成活率。

二.鸡毒支原体的传播方式

鸡毒支原体传播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直接接触传染,感染鸡只通过呼出的带有支原体病原的气体,迅速传播其他的鸡只。第二种是经卵传播,病原可以经过感染种鸡所产的种蛋,由鸡胚直接传染给其后代,经种蛋传播率的高低与种鸡感染鸡毒支原体的时间和严重程度有关。感染早期和感染程度较重的种鸡经种蛋的传播率较高。

三.防治措施

对于一些由非正规孵化厂引进的雏鸡和冬春季节所进来的雏鸡,最好从进雏之日起就进行早期的支原体预防工作。对于1日龄就出现甩鼻、流眼泪的鸡群更应如此。否则通常会在1周之后就出现大肠杆菌病的继发感染,表现为肝周炎、心包炎的典型病例。这样的鸡群后期饲养将很难,死亡率将会很高,而且鸡群的生长状况也将很差。

在此值得一提的是:经常有些基层兽医工作者和养殖户以能否治疗严重的肝周炎、心包炎来衡量一种药物治疗慢性呼吸道疾病的疗效,这是很错误的一种认识。病情发展到此,已经不是单纯的支原体感染,往往是继发了大肠杆菌病所致,在冬春季节有时还会并发传染性支气管炎。这样的鸡群即使联合用药,也只能控制新发病鸡数,很难保证用药后就停止死亡。因此说:防重于治。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