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

缙云麻鸭饲养技术

2012-04-25 13:44:37  作者:SystemMaster
缙云麻鸭具有体型小、耗料省、早熟高产、抗病力强、适应性广等特点。据缙云县志记载,早在清朝乾隆年间缙云县新建、新碧一带就有麻鸭养殖,民间俗称“缙云麻鸭”。从有文献记载算起缙云麻鸭形成至今已有三百多年历史,养殖麻鸭一直来是缙云县部分农民的一项家庭副业。改革开放以来,缙云县一批有胆识、有闯劲、又特别能吃苦耐劳的鸭农走出山门,利用缙云麻鸭的优良品种和丰富的饲养技术向全国各地拓展市场,积极发展麻鸭养殖及相关产业。目前,缙云县共有四万多鸭农在全国29个省市区从事麻鸭养殖及相关产业,年麻鸭饲养量2800多万只,提供商品蛋49.99万吨,不仅为全国部分地区的菜蓝子供应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年总收入达到40.66亿元,鸭农年纯收益5.27亿元,占全县农民纯收入的36.6%,养殖麻鸭成为缙云县解决劳动力就业与农民增收的一条重要途径。由于缙云麻鸭的大量养殖和所从业的饲养人数,1997年7月1日缙云县被国务院中国经济特产办公室授予《中国麻鸭之乡》。

??一、品种来源

缙云麻鸭是缙云县农民长期饲养的优良蛋鸭品种。为了进一步提高缙云麻鸭的品种质量和产蛋性能,缙云县畜牧兽医站、缙云县绿生园农牧开发有限公司、浙江省农科院畜牧研究所从1999—2003年对缙云麻鸭开展了全面、科学、系统的“提纯复壮技术研究”。2006年4月缙云麻鸭作为地方培育新品种已经浙江省畜禽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公布。


二、品种特性

在提纯复壮和选种选育的基础上,缙云县农业局于2000年在新建镇览川村创办了“缙云麻鸭良种埸”,并组建缙云县绿生园农牧开发有限公司,具体从事缙云麻鸭良种繁育与推广工作。2003年“缙云麻鸭良种埸”被浙江省农业厅认定为省级种鸭埸。目前,缙云麻鸭良种埸共有存栏缙云麻鸭核心群与繁殖群种鸭1.5万只,年供种能力达到200多万只。缙云麻鸭具有体型小、耗料省、早熟高产、抗病力强、适应性广、蛋个适中等特点。在正常条件下,缙云麻鸭平均见蛋日龄为90天,120日龄产蛋率达到50%,145日龄产蛋率可达90%以上。500日龄母鸭只均产蛋量310—320枚,总蛋重为20—21千克,平均蛋重65克,蛋料比为1:2.8—2.9,青壳系鸭青壳蛋比例达到95%以上。


三、外貌特征

经过提纯复壮和选种选育,缙云麻鸭形成了I系、II系、青壳系三个品系。其主要外貌特征:

Ⅰ系:公鸭羽毛深褐色,头、颈及尾部羽毛呈墨绿色,有光泽,该型鸭毛片较厚。母鸭以褐色雀斑羽毛为主,其中腹部颜色较浅,喙呈灰黄色,胫、噗呈桔黄色。

Ⅱ系:公鸭羽毛为浅褐色,其中主翼羽、腹部、颈部下方羽毛灰白色,头、颈上方,尾羽呈绿色。母鸭以灰白色雀斑羽毛为主,其中腹部羽毛为白色,头颈部羽毛有一条浅棕褐色背线;喙呈灰黄色、颈、蹼呈桔黄色。

青壳系:其基本特征与Ⅰ系鸭相近,但羽毛颜色较深,特别是公鸭的喙呈青色特征十分突出,形成了与I系、II系鸭的明显区别。


四、鸭舍建设

(一)场地选择

新建鸭场总得要求是:要有一定的水面和水源,地势高燥,排水良好,交通方便安静;鸭舍坐北朝面,建在水面北边,把鸭滩和水上运动场放在鸭舍南面,使鸭舍的大门正对水面,向南开放。这种朝向的鸭舍具有冬暖夏凉的特点,有利于提高蛋鸭产蛋率。如果找不到朝南的场地,也可以朝东南或朝东,但绝不能在朝西、朝北的地段建场。

(二)鸭场布局

无论养殖规模大小,在建设鸭场时要把生产区和生活区分开,即饲养人员生活和饲料堆放用房要单独设置,不能与鸭舍混在一起,至少要用门隔开。大规模养殖生活区与生产区要用围墙隔离,这样有利于防疫和管理。

(三)鸭舍建筑

建设鸭舍首先要考虑面积。一般来说饲养种鸭和经产蛋鸭以每群500只最佳,最多以不超过1000只为宜,雏鸭与育成鸭以不超过2000只为宜。因此,鸭舍的长度以8—10米,宽度7—8米比较理想。其次是采用什么样的建筑材料,从节约成本角度出发可以采用毛竹、稻草、油毛毡、水泥瓦等原料搭建,有条件的可以采用人字架、洋瓦结构,要求鸭舍屋檐高度至少离地2米以上。


五、主要饲养技术

(一)选种

优良种鸭的选择,通常采用二种方法:一是根据体型外貌和生理特征选择。二是根据生产记录资料选择。有条件的可以将二种方法结合起来进行选种,这样效果更好。

种公鸭:挑选体型大、身子长、头大颈粗、羽毛紧密,光泽好、站立稳健有力,性器官发育良好、性欲旺盛、行动矫健灵活的化鸭作为种用。

种母鸭:主要根据“一紧、二硬、三长”的特征进行选择。所谓“一紧”即羽毛细密,紧贴身体,行动灵活,觅食能力强。“二硬”即肋骨硬而圆,龙骨硬而突出,表明骨骼发育良好,体格健壮,生活力强。“三长”即嘴长、颈长、身长,再加上眼睛突出有神。

(二)雏鸭饲养技术

刚出壳至四周龄阶段的小鸭称为雏鸭,雏鸭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弱,因此,科学饲养雏鸭非常重要。

1、保温:农户在进鸭前要先建好育雏室,室内温度初期要稍高,随着日龄增加室温逐步降低,具体可按照1日龄28—26度、2—7日龄26—22度、8—14日龄22—18度、15—21日龄18—16度进行掌握。保温的方法可采用红外线、煤炉和电热育雏伞加温。在育雏室内要特别注意雏鸭“打堆”,雏鸭“打堆”说明室内温度偏低,要及时加温。

2、开水:雏鸭第一次饮水称为“开水”,要注意雏鸭出壳后要先开水后开食,开水时可在水中加入适量的葡萄糖粉、青霉素(每只约1万单位),以提高雏鸭抵抗力。放水时间春秋鸭一般24小时就放水(点水),夏鸭约20小时,头三天一般放水1—2次,每次3—5分钟,三天后每天放水2—3次,并逐步增加,具体放水时间次数可根据当地气候情况而定。

3、开食:雏鸭在第一次放水后休息10—20分钟左右即可开食。开食的饲料可以用半生半熟的米饭,以不粘不糊能撒开为度,直接撒在舍内的塑料布上让小鸭自由采食;也可以直接用雏鸭颗粒饲料饲喂。10日龄的雏鸭每昼夜喂6次,11—21天每昼夜喂4—5次,每次的饲喂量不宜过多,一般掌握7—8成的量。

(三)育成鸭饲养技术

缙云麻鸭22—90日龄阶段为育成鸭,在农村俗称“青年鸭”。这个阶段的鸭可以在粗放的条件下进行饲养,既可以圈养,也可以放牧,以降低饲养成本。其饲料通常采用玉米等原粮直接饲喂,也可以用育成鸭配合饲料饲喂。每日的饲喂量一般掌握在50—100克,这个时期的鸭不能养得过肥,体重以不超过1.25千克为宜,要根据体况进行适当的限饲,以免影响产蛋期的产蛋率。

育成鸭的群体饲养数量一般以每群500—1000只为宜,每平方米饲养10—14只,群体过大会影响鸭群的均匀度。

(四)产蛋鸭饲养技术

母鸭从开始产蛋至淘汰称为产蛋鸭。缙云麻鸭属于早熟品种,因此,育成鸭饲养到80日龄左右就要做好母鸭的产蛋准备,在饲养上根据鸭舍的面积进行合理分群,并及时改换产蛋期配合饲料。

1、饲养密度:产蛋鸭的饲养密度一般每平米鸭舍以8—10只为宜,要求鸭舍清洁干燥,通风良好。

2、鸭舍光照:蛋鸭饲养无论什么时期夜间都必需有灯光照明,产蛋期的光照要求更高,一般鸭舍内18平方米安装一支25瓦的灯泡,高度约离地2米。

3、饲料营养水平:根据产蛋期鸭对饲料营养的需要,缙云麻鸭产蛋期饲料可划分为产蛋前期与产蛋高峰期二个阶段,即从开始见蛋至产蛋率50%饲喂产蛋前期饲料,产蛋前期日粮的代谢能为2.60—2.65兆卡/千克,粗蛋白质14—15%;达到50%产蛋率后逐步更换成高峰期饲料,其代谢能为2.65—2.75兆卡/千克,粗蛋白质17.5—18%。产蛋期饲料农户可根据具体情况自行配制饲料,也可直接饲喂颗粒配合饲料。

4、饲喂数量与方法:在产蛋前期每只鸭每天的饲料饲喂量一般掌握在100—125克,分上下午二次投喂。随着产蛋量的上升,在更换高峰期饲料的同时,其饲喂量也要随着增加,至产蛋高峰期每只鸭每天的饲料饲喂量一般以不超过165克为宜,过量饲喂会造成营养浪费,增加饲养成本。

5、捡蛋:蛋鸭开产后,捡蛋是一项日常工作,每天早上4—5时就要开始捡蛋,要保持鸭蛋清洁,尤其是种蛋更要保持清洁。

(五)场地消毒

养殖蛋鸭要切实做好饲养场地、周边环境的日常卫生消毒工作,这是鸭病防治的基础。要求鸭舍入口处设立消毒池,池里消毒液要经常更换,人员和车辆必须在消毒池上通过。雏鸭进舍前一周,可用20%石灰乳或来苏尔泼散地面和墙壁四周,以后每隔10—15天用消毒威、百毒杀等药物带鸭进行消毒,对场内的用具也要定期进行消毒。同时做好鸭滩、周边环境的清洁卫生和消毒工作,为蛋鸭养殖创造一个良好的卫生环境。

(六)鸭病防治

做好鸭病防治不仅关系到鸭群的健康,而且,是能否取得较好饲养效益的重要环节。鸭病防治要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在加强饲养管理、做好鸭舍及周边环境卫生与日常消毒工作的同时,重点要做好麻鸭主要传染病的预防免疫,其免疫程序和方法为:

1—3日龄雏鸭注射鸭病毒性肝炎弱毒疫苗,每只皮下或肌肉注射0.5毫升。

7—8日龄注射鸭里氏杆菌苗和大肠杆菌苗,每只皮下或肌肉注射0.5—1毫升。

20—30日龄注射鸭瘟弱毒苗,每只皮下或肌肉注射0.5毫升。

30—35注射鸭里氏杆菌苗,每只皮下或肌肉注射1毫升。

成年鸭在开产前20天前再次注射鸭瘟弱毒苗和禽霍乱菌苗,每只皮下或肌肉各注射1毫升。

此外,还要按照当地兽医部门的要求做好禽流感疫病的免疫。

(七)鸭鱼共养技术

麻鸭属于水禽动物,在饲养过程中一般结合相应的水面养殖比较好。长期以来,该县广大鸭农在养殖缙云麻鸭过程中充分利用山塘、水库、滩涂等水面开展鸭鱼共养,利用鸭粪养鱼,达到降低养鱼成本,提高鸭鱼综合养殖效益的目的。在不增加鱼饲料的条件下,每亩水面可多产鱼100—250千克,约增值15%—25%。

根据该县广大鸭农鸭鱼联养的经验,在水源可靠、水质较好的池塘,每亩水面可放养鱼种800—1000尾左右。其中鲢、鳙鱼可占40—50%,鲢鱼放养密度为每亩250尾,鳙鱼放养密度为每亩150尾,草鱼鳊鱼每亩不超过100尾,鲤鱼每亩在100尾左右。银鲫和白鲫混合搭配放养每亩300—400尾,罗非鱼南方地区每亩可搭配500尾。一般来说每亩鱼塘可放养麻鸭100—150只,最多不超过250只为宜。以每只鸭年产鸭粪40千克,即可转化鲜鱼3—5千克,因此,如果鸭鱼科学搭配饲养,每亩鱼塘年可产鲜鱼600—1000千克,能够取得较好的综合养殖效益。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