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

大规格优质河蟹生态养殖新技术

2012-04-24 11:00:03  作者:SystemMaster

一、合理放养大规格优质蟹种

1、选择优质蟹种

优质蟹种是指养殖河蟹的品种要纯正,蟹种质量要优良。

一看蟹种的腹部,如雌蟹腹部已变为近似圆形,即已呈团脐,脐周围长有绒毛,腹甲第四、五节变宽,则表明该雌蟹己性早熟;雄蟹腹甲内的交接器若已发育成白色坚硬骨质化的管状物,则表明该雄蟹已性成熟。

二看蟹种的螯足与步足,通常蟹种螯足、步足内侧掌书部没有绒毛,若有,也不为连续细而短的绒毛;性早熟的蟹种赘足或步足绒毛稠而密长,颜色较深。

三看头胸甲的颜色及蟹纹,正常蟹种头胸甲背部颜色为淡黄色,而性成熟的蟹种背甲为墨绿色或青色;正常蟹种背部比较平坦,起伏不明显,而性成熟个体背部都为凹凸不平状。

四看蟹种的性腺发育状况。打开头胸甲,若在肝上看到有二条紫色条状物,甚至有卵粒,则为性成熟卵巢;有二条白色的条状物,则为成熟的精巢。若只看到桔黄色的肝脏,则表明性腺未成熟。

如何解决优质种源?(1)定点购苗,自育蟹种。实践证明,自育蟹种,蟹种成活率高,抗病力强,生长速度快,明显好于外购蟹种。因此,养殖单位要立足于自育自养。(2)到育种单位选购。选购时坚持做到“五不要”,即杂蟹不要、受伤蟹不要、“僵蟹”与“绿蟹”不要、有病蟹不要、肢体残缺蟹不要。

2、注重合理放养

放养时做到“三适”“一暂养”。即适当密度、适时放养、适中规格与先暂养后放养。蟹种放养密度,一般每亩以控制500—600只左右为宜,这样使河蟹有—个充裕的生活、生长空间;蟹种教养时间,一般以每年的2月底至3月份为宜。若放种过早,则越冬伤亡较重,过迟,水温上升,部分河蟹蜕壳,将影响下塘成活率。蟹种放养规格,以l00—200只/公斤为宜。规格过大,第一次蜕壳困难,损伤较重;规格过小,则生长基数不大,影响上市规格。蟹种“暂养”,是蟹种放养前必须的过渡阶段。因为蟹种一般是在密集小水体中培育的,到另外新的水体饲养需要一个相适应过程,同时,也便于前期水温低的集中饲养管理和池中水草生长。因此,放养前,需先在池中设置一块“暂养区”,其暂养时间长短,视水温和池中水草生长情况而定,暂养面积一般占放养面积的1/5左右。

二、创造良好的河蟹生态环境

河蟹在水质清新、透明度大、溶氧量高、水草丛生、饵料丰富的水域中生长最为适宜,应围绕河蟹的生态习性创造良好的水体环境。

1、改善底质

(1)清除淤泥。淤泥是微生物繁殖的温床。因此,应于冬季抽干池水,清除池底过多的水泥,留淤不超过10厘米,然后让其充分暴晒、促进沉积物的氧化分解,再按每亩用250公斤左右的生石灰泼洒、耕耙,使药液渗透,以彻底杀灭各种病原体、中间寄生物。7天后注换池水,直至放种前20天,每亩再用敌杀死50-100克杀死龙虾、石蟹等敌害生物,然后再注换池水。(2)清除食场。坚持日清食场,捞残渣剩饵,以防沉积发酵,污染水体。(3)泼洒光合细菌。高温季节,对养殖老塘口,定期用光合细菌全池泼洒,以转化吸收池底有机物分解释放的氨氮、硫化氢等有毒物质。

2、调控水质

(1)定期泼洒生石灰水。一般10-15天用一次,每次浓度使用为10-15ppm主要是提高ph值和增加水体钙的含量。(2)投施磷酸二氢钙。磷酸二氢钙易溶解于水,不但可调节水质,而且河蟹可直接通过鳃表皮及胃肠内壁吸收,可相应加快河蟹蜕壳速度,对促进河蟹生长有较好的作用。一般每月1次,每次每亩施2公斤左右,与生石灰进行交叉使用。(3)套养少量花白鲢。一般于老池、肥水塘套养适量花白鲢,套养量以亩产成鱼50公斤左右为宜,其目的主要是控制水质浓度。(4)适时注换新水。通常每3-4天换水1次,水温低时,7-l0天换水1次,天气闷热时,坚持天天换水,特别是发现河蟹上岸、爬网与以往有异时,则要及时换水,每次换水量一般占池水总量1/5左右。

3、调控水位

分三个阶段,掌握不同水深。前期为0.5-0.6米,中期为1-1.2米,后期为0.8米左右。

三、栽种合理密度的水草

“养好一塘蟹,首先要种好一塘草”,实践证明,养蟹池塘种草与不种草,其养成的规格、品质、发病率和回捕率大不一样,因此,蟹池一定要坚持种植水草。水草种植面积,一般应以占全池水体总面积2/3左右为宜。如水草生长过密,可视水体大小,每隔10-15米,开出一条1.5-2米的无草通道。种植的水草品种,主要有轮叶黑藻、苦草、伊乐藻等,从草质来看,以轮叶黑藻与伊乐藻为最佳,苦草次之。种植时间一般在清明左右,种植的方法:“二藻”以无性繁殖为主,采职切茎分段扦、插的方法,每亩用量25-30公斤;苦草以播种为主,每亩用种量0.1公斤。种植草类中以伊乐藻生命力最强,除高温季节茎的顶部有些萎缩外,可以说是四季常青,四季可栽,是草类中的佼佼者。这些水草均属沉水植物,具有多方面的优点与作用:(1)草质脆嫩适口,营养丰富;(2)沉水植物,在水中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增加水体溶氧量;(3)繁殖能力与再生能力强,能大量吸收池塘底质淤泥营养,不但可改善水质,而且可以改善底质;(4)能为河蟹提供遮阴、避敌、栖息、蜕壳的良好场所,相应地减少了河蟹活动量,从而降低了河蟹能量消耗;(5)可起消浪护坡作用,防止池埂倒塌;(6)可提高河蟹品质。在水生植物丛中生长的河蟹,青背白肚,色泽光亮,品味与价格与天然湖蟹近似。但应注意,水草种植应在蟹种放养前进行,保证蟹种下塘前已有水草长出,否则草的嫩芽被河蟹摄食,影响水草生长。另外,有的池塘水质清瘦,水草生长不良,可亩施4-5公斤的复合肥,以促进生长。

四、科学投喂营养全面的饵料

河蟹饵料,除了利用池中水草和底栖生物外,还要注重人工投饵。人工投饵,要注重两个方面:一是注重基础饵料投放,二是注重人工补充投饵。投放基础饵料,主要是指移殖螺蛳于蟹池。一般于清明前后,每亩散投活螺蛳300公斤以上。此时,正是繁殖新生螺蛳时期,小螺蛳壳薄鲜嫩,是河蟹早期最好的开口饵料,成螺又是河蟹中后期的活性饵料。同时,螺蛳还有净化水质的作用,人工补充投饵,是指河蟹饲养过程中的日常投饵。日常投饵,应“坚持一个方法、掌握一个原则、突出一个重点”,即“四定”“四看”科学投饵方法、“精青结合、荤素搭配”的原则和“前期精、中期青、后期荤”的重点。其具体操作是,在确保饵料新鲜、适口的前提下,日投饵量视天气、水温及河蟹摄食情况而定:前期以豆饼、麦粉、蚕蛹粉、鱼粉或以切碎的小鱼、轧碎的螺蛳与蚌肉为原料,混合成团粒投喂,或以开口性配合饲料为主进行投喂;中期以豆饼、玉米、小麦、马铃薯、南瓜、山芋等精、青饲料为主;后期则适当增加动物性饵料的比例(动物性饵料占50%左右)或投喂河蟹后期专用配合饲料。除此之外,投饵还要针对河蟹“两头”蜕壳的难关,进行重点突破。河蟹是靠蜕壳长大增重的,但是每次蜕壳对河蟹来说都是要面临生命危险,又以放种后第一次蜕壳和黄蟹最后一次蜕壳为最难,其主要原因是蟹种经过漫长的越冬,体内消耗较大,体质较弱,当温度上升后营养跟不上时,则给首次蜕壳带来很大困难。据有关部门试验和实践证明,越冬蟹种放养后,第一次蜕壳损伤率达20%左右;而黄蟹最后一次蜕壳变为成蟹时,由于个体过大,需丰富的营养积累,才能顺利完成。因此,前后两次蜕壳至关重要,前者关系到成蟹回捕率的高低,后者关系到上市成蟹的个体大小,所以,必须采职相应的投饵措施和管理办法。具体的做法是:(1)蟹蜕壳来临前,投喂适口性专用配合饲料或投喂动物性饵料,使动物性饵料比例占总投饵量的2/3以上,并增投虾蟹蜕壳生长素,一般不投喂单一性饲料,以保证河蟹脱壳有充足的营养;(2)在洞蟹已开始蜕壳前,应泼洒些生石灰水,每亩用量为7.5公斤,以增加水体钙的含量和提高水体的ph值,同时有的蜕壳区水草较少,则要及时投放水花生等水生植物,给河蟹蜕壳提供场所,以保证河蟹蜕壳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另外,在河蟹蜕壳期间,应做到勤注换新水,保持微流水,以刺激河蟹的蜕壳。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