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统筹网讯:林立的塔吊、穿梭的车辆、忙碌的工人……6月,行走在镇宁轻工产业园的园区大道,聚焦在项目施工现场,穿梭于企业车间,处处是一片热火朝天的场景:一条条生产线开足马力运行,工人挥汗如雨赶超进度,务实苦干的热潮并没有在酷热的天气中减退,相反却更加迸发……
作为全省“100个产业园区推进成长工程”,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举全县之力着力打造镇宁轻工产业园,以区域特色产业为基础,培育主导产业,优化投资和服务环境,加快园区“量”的扩张和“质”的提升,实现园区发展的新突破。
“特色”开辟前景
2011年,镇宁根据园区总体规划,结合自身资源、产业特点和发展实际,规划建设了镇宁轻工产业园。
从山峦起伏、沟壑纵横,到一座座工厂拔地而起,镇宁把食品、纺织等特色产业作为园区优先发展产业,围绕产业抓招商,引进大项目、扶持大产业,加快项目建设推进产业集聚。
如何让特色产业带动园区发展?镇宁给出了明确的发展思路:振兴做大“黄果树”系列白酒产业,做强“牛来香”品牌为主的牛肉加工产业,大力发展包装、印刷等关联产业,引导波波糖、精制茶、生姜及调味品精深加工实现产业集聚发展,加快以蜡染等民族工艺品为主的旅游商品产业化步伐。
战略既定,关键在举措,重点在落实。
“自镇宁产业园区建设以来,县里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强力推进项目建设,在政策、土地、税收、融资等方面扶持企业发展,突出‘特色’二字,在规划面积18.05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规划总投资60亿元,引导农产品精深加工食品产业、纺织产业、旅游商品等企业入驻园区,培育主导产业。”镇宁产业园区服务中心副主任王选达说。
全力打造重点区域,着力构建产业体系,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推进基础设施建设……这一系列的举措,让镇宁轻工产业园建设取得了良好的成效。截至目前,该园共有入园企业46户,其中规模以上企业28户,民营企业44户,预计2015年建成面积5平方公里,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达35亿元,工业总产值达40亿元,工业增加值达6.5亿元,实现税收2.4亿元,解决就业1.5万人。
服务打造平台
一批优质企业的落户,取决于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如何。
贵州汇景纸业有限公司是一家生产婴儿纸尿裤和生活用纸的企业,计划投入2亿元,分3年建设年产50万件婴儿纸尿裤和1.2万吨生活用纸的25条生产线,项目建成后可实现产值3亿元,年上缴利税1800万元。
去年5月,贵州汇景纸业有限公司卫生用品生产项目开工建设,不到7个月的时间,该项目实现投产,创造了当年建设当年投产的“最快速度”。
“我们之所以选择来镇宁投资,看重的还是这里的优质服务和政府对投资商的重视。”贵州汇景纸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洪奕元表示,在决定投资镇宁轻工产业园之前,曾经考察过其它地方的数个园区,最后决定投资还是感动于精心服务。
重点企业领导挂点制、24小时服务制、“五个一”措施……镇宁自治县建立了一整套服务体系,制定了重大项目联系协调工作制度,并派驻项目驻点联络员全程跟踪服务,及时解决项目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对落户企业提供“保姆式”服务,全力推动大项目落户,为入园企业在工商和税务登记、银行开户、征地、项目等方面提供全程服务,帮助企业做大做强。
产业集聚 园区跑出加速度
园区要想大发展,该怎么办?
“围绕培育壮大特色主导产业,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坚持大企业集团战略,以大项目带动大发展,扩大产业集群规模,”这是镇宁把产业集聚作为推进园区发展的一个思路。
一时间,园区吹响了产业集聚发展的集结号。
落户园区的贵州顺立达纺织科技有限公司,计划投资6亿元建设年产8800万米高档化纤仿真丝面料生产线,已建成的一期500台套设备进场开始试投产;汇景纸业目前1.2亿元建成的一期生产线运行以来,主打的“添福”、“多瑞”“瀑乡情”三个品牌占据了一定市场份额;占地面积100亩,总投资3亿元的一信纺织服饰项目于去年12月签约进驻园区,预计6月底建成投产……
一批批大项目的实施,对园区产业集聚的发展起到了催化作用,产生了巨大的“雁阵效应”,拉动了经济的增长。2012年,镇宁轻工产业园规模以上企业实现产值10.01亿元,同比增长117.6%;占全县生产总值的四分之一,年末实现就业2232人。园区预计2015年建成面积5平方公里,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达35亿元,工业总产值达40亿元,工业增加值达6.5亿元,实现税收2.4亿元。
目前,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日益完善,投资环境日趋成熟,在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推动下,镇宁轻工产业园正扬帆起航,努力实现增比、进位、突破。
编辑:何西 责任编辑:田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