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3-61520695 举报电话:023-61520697

微企成减负重点 渝企负担指数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2013-06-21 14:35:53  来源:重庆商报  作者:严薇

图形 徐侨唯 制

城乡统筹网讯:一家企业在运营过程中,负担有多重?昨日,重庆市经信委发布的2012年重庆市企业负担指数显示,渝企负担指数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渝企负担总指数0.846

目前,工信部已建立了税收、政府基金和行政事业性收费、财务费用、劳动工资和社保费共4个方面反映企业负担的指数,其计算权重分别为40%20%20%20%

昨日来自市经信委政策法规处的消息称,在近日举行的全国减轻企业负担工作会上,工信部通报了去年全国各地企业负担情况。调查显示,去年重庆市企业负担总指数为0.846。其中,税收负担指数为0.771(列全国第12位)、政府基金和行政事业性收费负担指数为0.938(列全国第13位)、财务费用负担指数为0.714(列全国第14位)。以上数据表明,重庆市企业负担总指数及税收、缴费、财务费用三项分项负担指数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去年减负近3亿元

“近年来,我市组织开展了多种形势的企业减负专项治理活动,取得了良好成效。”市经信委政策法规处负责人表示,从1997年到去年10月,我市累计取消收费项目733项、调低收费标准220项。去年1~10月,我市共减轻企业负担近3亿元,其中减免所得税约1.1亿元。

例如,市物价局、市财政局等部门对2011年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做了进一步清理,使2012年收费项目减少一级项目5项、二级项目13项,且均为涉及企业的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其中,市工商局从2012年起至2014年免征全市小微企业13种管理类、登记类和证照类行政事业性收费,去年1~11月全市累计免收相关费用1288.69万元,减免了172户自主择业军转干部创办企业和12093户高校毕业生、返乡农民工等“七类人员”办理个体工商户登记费38万多元,免于提交审计报告惠及14万户市场主体,将为企业节约成本数亿元。此外,市工商局还对全市164家商标代理机构进行了全面清理检查,集体约谈和走访检查重点商标代理组织20多家,促进了驰名商标和地理标志代理服务收费大幅降低,其中驰名商标管理案件平均代理费用降幅达68.3%

将逐步建立企业负担监测体系

“减轻企业负担,为的是优化企业发展环境,助力重庆经济增长、转型升级。”市经信委政策法规处负责人表示,去年5月,我市出台了《减轻企业负担专项行动实施意见》,明确要以中小企业为重点,扎实推进减负,为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据介绍,根据我市确定的企业减负专项行动“路线图”,除了要落实中央和市级财政、价格主管部门已公布取消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情况,我市还将规范涉及行政许可和强制准入的经营服务性收费;清理社会团体、中介组织和各种培训收费,同时纠正和查处直接或变相向企业乱收费、乱罚款和各种摊派行为。

记者了解到,通过采取一系列的惠企减负措施,渝企“轻装上阵”,全市以非公企业、中小企业为主体的民营经济逆势强劲增长。以去年1~10月的情况为例,我市非公经济增速达25.3%,高于全市水平7个百分点。其中,全市规模以上非公有制工业企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70%,比去年同期提高了5.8个百分点。为客观反映企业负担的实际情况,近期我市还将按企业类型,分行业选取监测点,跟踪监测分析企业负担状况。并将逐步建立企业负担监测体系和指数评价体系,为各级政府决策提供依据。

延伸阅读

企业有哪些负担

7大难题需关注

来自市减轻企业负担办公室(以下简称市减负办)的消息称,此前我市在近400户企业中展开了关于企业负担的问卷调查,中小企业是调研的重点。调查显示,乱收费、乱罚款和各种摊派现象已大为减少。目前渝企普遍反映的共有7大难题,主要涉及税收负担、要素成本、用工成本、融资贷款、经营服务收费、中介机构、企业维权问题。

在要素成本方面,由于水、电、气、运、油等要素的收费标准不断上涨,大幅推高了企业特别是实体生产企业的经营成本。企业强烈期望政府采取有力措施,切实遏制要素市场不断上涨的势头。

用工成本的上升,也对企业形成考验。目前,职工社会保险费缴费比例为职工工资收入的35%左右,如果加上职工住房公积金,企业承担的缴费比例达到50%左右,这给劳动密集型企业带来了极大冲击,招工难、用工贵、留工难的问题日渐成为制约和困扰劳动密集型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因素。

另外,经营服务收费和中介结构也亟待进一步规范。以经营服务收费问题为例,一些行政部门变相限制市场竞争,指定个别企事业单位和极少数服务机构提供有限服务,导致企业接受的如环评、消防检验与检测等经营服务项目的收费标准居高不下等问题依然存在。此外,由于部分行政部门的变相管控,或由于某些中介机构、行业协()会利用自身同相关行政部门的挂钩关系,导致企业被迫接受某些指定服务、交纳入会费、参评费等现象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存在。记者孙黎明 实习生 孙婕

49家办公文具微企成政府供应商

日前,重庆市政府采购网公布了入围政府采购的企业名单。据《(2013~2014)年度重庆市市级政府采购协议供货——办公文具采购结果公告》显示,共计有49家小微企业入围。据了解,我市市级和各区县年度政府采购面向中小企业采购的金额不得低于采购总额的30%,其中小型和微型企业的比例不低于中小企业的60%。然而,记者调查发现,仍有不少创业者对如何拓展销售渠道等缺乏了解。

“此次政府采购办公文具用品一开始就锁定了微型企业。”市财政局采购处相关人士称,其选择条件为注册资金15万元以内、招收就业人员20名以内、在重庆市主城七区的微型企业。为减轻微企负担,市政府采购中心和市政府采购交易中心还免收此次招标代理相关费用。

该人士表示,虽然今年市级政府文具采购总金额未确定,但从去年来看,2012年市政府在文具办公用品上的花销为3000万元左右,其中主城7区的花销约为总额的三分之一。

重庆皓臣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的负责人徐广皓昨日告诉记者,今年5月中旬,他收到了一条通知他去应标今年政府文具微企采购项目的短信。一旦中标,凡市级政府购买20万元以下的办公文具,都须从纳入采购名单的微企中采购。徐广皓说,他此次获得政府采购的资格后,单个订单至少可抵平时3个月的销售额。

记者采访中发现,受困于销售渠道单一的小微企业并不少,但大多数微企业主却将原因归为企业产品单一、知名度不高等。对此,渝中区工商分局微企处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同等质量、同等价格、同等服务的前提下,政府采购会优先考虑微型企业。此外,各行业商会也在积极联合龙头企业,将一部分订单向微企倾斜。同时,还设有微企创业平台、企业对接会等。然而,这些渠道却被一些微企忽略了。

市财政局相关人员也表示,此次采购消息公布后,报名的微企并不多。为此,市财政局查到符合条件的微企联系方式,相关处室花了半个多月,打了上百个电话,一一通知到位。市工商局微企处相关负责人提醒,微企平时应多关注相关扶持平台和政策,多与业内同行交流信息,做好准备才能把握机遇。记者严薇 薛哲

我市约6成中小微企流动资金紧张

近日,市中小企业协会召开了“企业融资需求项目推介会”,向银行、担保公司推介了99个融资需求项目,总金额近25亿元。“我市约6成中小微企存在流动资金紧张情况。”昨日,市中小企业局融资处处长代修超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据市中小企业协会秘书长伍学义介绍,此次推介会发布的融资需求信息,是协会从征集的200多户企业中筛选出来,并免费向我市金融机构、担保公司、中介服务平台推介,共计99个融资需求项目,涉及金额约25亿元。资金主要投向为:用于企业流动资金133280万元,占53.49%;用于技术更新改造和设备购置115870万元,占46.51%

代修超称,此数据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我市中小微企流动资金紧张的现象,“我市约6成中小微企流动资金紧张。”

据介绍,目前中小企业局正实施中小企业金融服务计划,已与多家银行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预计今年我市新增中小企业融资量可超过1000亿元。

重庆工商大学教授姜维表示,流动资金紧张对中小微企的成长非常关键。从短期看,会使经营工作开展困难且效率低下;从长期看,使得企业没有储备性、研发性项目的资金投入。代修超分析,流动资金紧张主要是因其融资难、成本压力上升以及内部体制不健全等。他特别强调,中小微企更要注重自身体系建设,科学化、合理化的开展工作。“比如财务制度的不健全,不仅会造成银行延长或不愿意为其融资,还会使得整个企业管理不善,无法监控现金流情况。”记者侯佳

万州中专学生也可办微企享优惠

昨日,来自万州工商分局的消息称,该局通过放宽准入条件、搭建创业平台等方式鼓励大学生创业,缓解就业压力。

万州工商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按照目前的政策,只有在校大学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生、应届和往届全日制大学毕业生等申请创办微型企业。为了让更多学生就业,该区进一步放宽了微企的创办门槛,将成人高等教育、高等自学考试、成人中专也纳入扶持范畴。同时,大学生创办信息技术、文化创意、高新技术等产业类微企的,按政策上限发放财政补助金。截至目前,该区已累计为大学生发放微企创业财政补助金2000多万元。该负责人还称,吸纳大学生就业数量较多的新办微企,还可适当增加发放财政补助金。

编辑:何西 责任编辑:田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