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统筹网讯:日前,凤县凤州产业园区干部将1万余元的铁丝、编织袋、铁锨、雨鞋、雨衣等物资送到了凤州镇马鞍山村委会的院内,村支书徐健高兴地说:“眼看汛期即将来临,正为防汛物资短缺的现实问题犯愁哩,没想到,这么快就村送到了村委会,心里悬着的石头落地了,实在是太好啦!”。这是凤县凤州产业园区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来,切实为民办实事的一个缩影。
凤县凤州镇马鞍村是凤州产业园区包村扶贫联系点。今年,自全县启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后,园区干部多次深入该村实地调研,详细了解村上的主导产业、村民增收途径、项目建设等情况,并与雷来存等4户困难群众结为“亲戚”,解决其在生产生活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在调研中,调研组了解到,长年来马鞍村的防汛设施落后,近年来的水毁桥梁、河堤无法及时修复,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隐患,每年汛期群众总是提心吊胆,由于村上缺乏资金,村干部也是着急上火,因此,调研组积极与县交通部门衔接,将水毁桥梁修建纳入到了县上的重建计划内,同时针对该村防汛物资短缺这一问题,该园区积极筹集资金,购置了价值1万余元的铁丝、编织袋、铁锨、雨鞋、雨衣等物资送到村里,解了他们的安全忧虑,使群众深受感动。
该村“80后”香醇雁养殖户王昶说:“村上的防汛能力提高了,咱也就可以安心搞养殖了,而且园区干部还为我多渠道地争取创业担保、青年创业等资金的扶持跑前忙后,干部真是咱群众的贴心人。”
编辑:何西 责任编辑:田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