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3-61520695 举报电话:023-61520697

山东临港经开区:“产城融合”的临港现代农业交响曲

2013-06-17 14:28:51  来源:《 农民日报 》  作者:程天赐 明典 维花 张焱

游客在临港区高效特色观光农业长廊蓝莓基地采摘的情景。

本报记者程天赐通讯员明典维花张焱/

城乡统筹网讯:看着一株株茶树,山东省临沂临港经济开发区团林镇的茶农薛锡山喜上眉梢:按照合作社今年的价格标准,每亩茶叶预计能卖到2万元左右,比往年要多赚1000多元。团林镇发展优质高效茶叶取得巨大成效,这只是临港区现代高效特色农业的一个缩影。

发展优质高效特色农业,必须通过规模化种植、区域化布局。临港区以思想大解放为动力,走产城融合新型城镇化兴区之路,在集约用地上项目的同时,依托当地农业资源优势,大力扶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现代农业转型升级,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建设幸福美丽临港临港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王君师说。

规模化经营

让农民钱袋鼓起来

新型城镇化与开发区产业大集聚,为临港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农民土地使用权合理流转创造了条件。

今年3月,临沂市首个家庭农场——“蓝沂蒙在临港区正式持证成立。该家庭农场通过流转土地1600余亩进行规模化经营,主要进行对蓝莓、樱桃、木瓜等特色农产品的统一培植和销售。以前单家独户地进行种植普通作物,一亩地也就能收入几千块钱。我们现在利用这千余亩地进行蓝莓的规模化种植,按照往年的市场价格,一亩地就能给我们带来10万多元的收入,效益十分可观。”“蓝沂蒙农场主薄文浩说。

为进一步扩大特色农业规模效应,临港区通过加快推动土地经营权流转,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农业专业合作社领办创办基地,扩大农产品精深加工规模,带动农村经济发展上水平。目前,专业合作社在临港区已经发展到108家,几乎涵盖了所有农业领域。

去年以来,临港区新发展茶园3000亩,大樱桃1000亩,蓝莓1000亩。茶园、大樱桃、蓝莓总面积分别达到3.5万亩、2万亩和2500亩,优质杂果和高效大棚蔬菜1.2万亩。

品牌化战略

让特色农产品走出去

樱桃种植是坪上镇大山空村的传统农业之一,也是当地群众的主要增收来源。临港区好例樱桃合作社理事长赵广杰将樱桃种植户们组织起来,申报成立了好例樱桃合作社。为增加当地的樱桃名气,提高市场占有率,该合作社成功注册了好例樱桃商标。是品牌让我们的樱桃真正走了出去,现在我们的樱桃已成为附近市县区和江苏、上海、北京等地客户的抢手货,每年光卖樱桃就能为农户带来五六万元的收入。赵广杰自豪地说。

坪上镇好例樱桃、团林镇沂蒙红茶、壮岗镇壮岗蓝莓、朱芦镇芷坊芹菜等深受消费者青睐。坪上镇被中国特产协会授予中国樱桃之乡称号。

据介绍,今年临港区将力争新增农产品三品一标认证2个,沂蒙优质农产品十佳知名品牌2个,注册农产品商标2个,将一大批当地特色的农业品牌真正打造成为临港现代农业发展的新亮点。

拉长产业链

让农产品附加值涨起来

近年来,临港区积极引导特色农业向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方向发展,建设了以地泰菌业为代表的一批高标准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和标准化产业园区。

地泰菌业采用合作社的方式进行工厂化种植,迅速复制,形成以临港经济开发区为中心的双孢菇工厂化种植基地,以科技力量带动本地农业产业化转型,形成产品、加工、销售一条龙的产业链条。地泰菌业项目负责人崔栗华告诉记者。

临港区以农业龙头企业建基地、基地连农户的发展模式,鼓励引导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建立农产品产、加、销一体化经营模式,拉长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同时,完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高效特色观光农业长廊,将优质高效特色农业与观光农业结合,提高特色农业的附加值和品牌效应,进一步促进农民致富增收。

编辑:何西 责任编辑:田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