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3-61520695 举报电话:023-61520697

内蒙鄂前旗:城鄉統籌結碩果 農牧民圓了“幸福夢”

2013-06-09 10:18:18  来源:城乡统筹  作者:Master

十八大春風化雨,“中國夢”遍地開花。

曾經做著“幸福夢”的內蒙古鄂托克前旗農牧民,現在很多人早已圓夢。鄂托克前旗堅持實施“城鄉統籌、集中發展”戰略,堅持“以農牧民為本”,探索出一套卓有成效的城鎮化發展模式,顛覆了農牧民數千年來戰天斗地、逐水草而居的傳統農牧業生產方式。

現在鄂前旗城鄉面貌發生驚喜變化,農牧民安居樂業幸福指數高。

牧民新住宅

牧民新住宅

“5+1”產業配套模式凸顯“以人為本”

行走在鄂托克前旗廣闊的原野中,時而有藍頂白牆的歐式別墅引來行人的嘖嘖贊美聲。記者走進鄂托克前旗城川鎮巴音什裡嘎查的牧民段小麗家中,“5200多畝的大草場,160畝的水澆地,覆蓋140畝的大噴灌,自動化的養殖棚圈和農機設備,再加上120平米的大別墅……”讓我這個所謂的城裡人非常羨慕。

段小麗興奮地告訴記者:“‘5+1’實施以后,我們家還真成了小康專業戶,經營起了家庭牧場!一年下來,全家靠著養羊、養牛的純收入能有20萬。不過,由於機械化程度高了,省了不少人力,德布興吉亞平時還能利用技術在外面干點活。今年我們挖了魚塘,准備發展一下‘牧家樂’,讓城裡的人也享受一下我們草原生活。”

現代化牧業

段小麗和丈夫德布興吉亞的生活變化是鄂托克前旗留居農牧戶生產生活狀況改善的一個縮影。她所說的“5+1”模式是鄂托克前旗在實施城鄉統籌建設試點過程中,針對公路沿線和種養大戶為主的分散居住戶,探索出的一套卓有成效的產業配套模式。

“5+1”產業配套模式即以一塊規模草牧場、一處養殖棚圈、一套噴灌設備、一塊規模飼草料基地、一套農機具(或享受農機服務)加一處平層別墅的“5+1”標准配備生產生活設施,實現農牧業生產規模化、機械化、集約化、智能化經營。“5+1”模式通過配套現代設施,農牧民耕種、播收、飼喂等農牧業生產實現了全程自動化,完全顛覆了農牧民數千年來戰天斗地、逐水草而居的傳統農牧業生產方式。

鄂前旗在推進“城鄉統籌、集中發展”戰略中,將建設主體由政府主導建設轉變為農牧民自主建設,賦予農牧民主體地位,發揮農牧民的積極性,保障農牧民的各項權益,尊重農牧民的創造,住房建設充分尊重農牧民的意願,設計布局和風格完全符合老百姓的要求,充分體現了“以人為本”的理念,走出了一條科學的“人本型”城鎮化道路。

多項惠民政策為農牧民致富插上翅膀

推進城鄉統籌最重要的還要讓農牧民“能致富”,隻有解決好農牧民的增收問題才能真正讓他們安居樂業。

當我們走進鄂前旗昂素鎮巴音什邊的巴音青克勒家,他喜滋滋地給記者算起了賬:“我家種植了1110畝紫花苜蓿,這種苜蓿的營養價值比玉米還要高出50%,是牲畜育肥的最優質飼料。我們家紫花苜蓿每年產440多噸,按照市場最低價1000元/噸計算,就有44萬元收成。我還養殖了500隻寶日陶亥三元雜交肉羊和300多隻山羊,這些羊每年可創收24萬元。”

在實施“城鄉統籌、集中發展”戰略中,為解決農牧民的增收致富問題,鄂前旗持續加大農牧業扶持力度。記者從《鄂前旗惠民政策匯編》中看到,鼓勵扶持農牧民發展增收的政策有22項。鄂前旗制定出台了種養殖業發展、生態建設、良繁體系建設、勞動力轉移培訓等一系列支農惠農政策,保障轉移戶進城有事干,生活有保障,而且原有土地承包經營權不變,可以通過轉包、出租、入股等形式進行流轉,不會造成失地農牧民,同時還配備各種現代化生產工具。對於想致富的農牧戶來說,這些投入無異於為他們插上了一雙圓夢的翅膀。

城鄉統籌讓農牧民融入城市幸福生活

統籌城鄉發展的實質是要逐步消除城鄉二元結構,縮小城鄉差別,實現城鄉居民公平地享有教育、醫療、社保、養老、就業等權利,提高居民的生活質量。

為提高農牧民的生活質量和幸福指數,鄂前旗制定了“6個1”配套政策,即為轉移進城的農牧民免費提供一套住房、找到一份工作、落實一份社保、發放一份補貼、享受一份教育獎勵、領取一份土地收益。

鄂前旗還建立了養老保險、低保、醫保“三保合一”體系,將4530名轉移農牧民納入城鎮養老保險體系,農牧民就醫出院即時報銷在全旗12家定點醫療機構全面實現。該旗全力扶持轉移農牧民創業就業,投入3600多萬元,設立農牧民創業就業貸款擔保基金,共培訓轉移農牧民5216人次,實現穩定就業2405人,靈活就業6946人。

鄂托克前旗旗委書記於新芳表示,在城鎮化過程中,政府需要做的就是尊重農牧民的意願,因地制宜,做好長遠規劃,營造有利於城鄉統籌和城鎮化的政策環境。鄂托克前旗依托自身的縣域資源,在規劃上,將城鎮與農牧區作為一個有機整體,注重產城融合,形成了新的城鄉規劃體系。通過主抓產業支撐和配套建設,試圖通過轉移農牧民,使人口向城鎮集中﹔通過整合土地草牧場,使生產資料向業主集中,提高農牧業的規模經營水平,促進農牧業增效、農民增收﹔通過促進農牧民思想觀念、生活方式和行為方式的轉變,讓農牧民享受到城市文明,讓他們融入城市,幸福地生活。”

鄂前旗城鄉統籌試點取得的豐碩成果,讓農牧民真正享受到了豐厚的“紅利”。走在鄂托克前旗廣袤的大地上,我們看到的是天更藍了,草更綠了。與農牧民交談中,感受到的是他們生活更幸福了。(地方供稿)

编辑:ZHONG 责任编辑:杨嘉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