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统筹网讯“乡镇工业集中区塔吊林立,多层标准化厂房一字排开,农民集中居住点欢声笑语,这里的人们安居乐业,和谐发展。”正如山东省莱西市党政考察团所描述的,沭阳城乡统筹已经驶入了快车道。
数据显示,去年,沭阳二三产业占比达85.1%,全县乡镇财政收入、一般预算收入、工业用电量、规模工业产值等指标增幅相继超过县本级;38个乡镇场(街道)财政收入全部超4000万元,其中超5000万元的有35个、超亿元的有13个;城乡居民收入分别达17215元、9557元,其中18个乡镇居民人均纯收入超万元……
科学发展源于科学决策。沭阳县委书记蒋建明表示,近年来,沭阳始终抢抓省委扶持苏北振兴重大机遇,确立“苏北全面争第一、全省年年有进位”的发展定位,坚持以城乡发展一体化为引领,大力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构筑优良发展载体,特别是以工业化带动城镇化,日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县城长大变美
孙巷,昔日沭阳城区的一个城中村,现在变身为现代化的都市社区;沂南河,过去每到汛期就让人担心的城市行洪河道,现在是流光溢彩的城市名片……
近年来,沭阳瞄准建设“江北最大最美县城”目标,深入实施“城市扩张、人口集聚及内涵提升战略”,不断实施道路加密和路桥配套工程,坚持给大型三产项目以二产待遇,给服务业项目以制造业待遇,全力打造城市综合体,3D国际影城、大润发超市先后建成使用,服装面料城、蓝天商贸城、月星家具广场等大型市场加速崛起,梦溪植物园、南湖公园、市民体育中心等进一步提升了城市功能。
与此同时,县域工业经济崛起。目前,沭阳经济开发区已承载各类项目675个,用工11.8万人。
随之,沭阳现代产业体系加速构建,以新材料、新能源等为主导的新型产业悄然崛起;木材加工等传统主导产业也全面提档升级,在木材加工业成为全县首个百亿级产业集群和实现手机扬声器、单缸机活塞等11个全国销售“单打冠军”基础上,光伏玻璃、聚酯薄膜项目全部投产后也相继成为全国第一。
城市快速长大变壮,县域综合实力有了质的飞跃。县域基础设施配套面积已拓展到83平方公里,集中居住人口增加到60多万人,被省委书记罗志军赞为具有一定规模和辐射带动力的“明星县城”。
镇村长壮变强
城区经济快速发展,乡镇(场)经济也开始取得突破。“大力推进‘2158’工程,是加速农村城镇化、提高城乡统筹水平的有效途径,更是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保障。”县委副书记、县长胡建军说。
沭阳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恒镇党委书记孙其泉告诉记者,县委、县政府这两年高度重视镇村经济发展,每个季度要观摩一次,落后要上台表态,压力很大。李恒属经济薄弱乡镇,2011年完成国税收入仅296万元,去年20多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建成后,立即吸引天泓工贸、锦泳机械等13家企业入驻。
乡镇工业如今已成为沭阳经济发展全局中最具活力的增长极。今年1-5月份,全县乡镇实现财政收入20.4亿元,占全县财政收入的49%,县域经济呈现出乡镇经济和县城经济并驾齐驱发展的新格局。
如今,就是在村居一级,发展也令人刮目相看。桑墟镇积极开展“村对村,点对点”竞赛活动,要求每个村居在全镇13个村居中寻找自己的竞争对手,并就标准化厂房建设、村级经济发展等重点工作开展竞赛活动,形成了刘厅学舒窑、老庄赶刘寨、胡圩追老庄的良性竞争局面,激发了村居经济发展活力。
去年,沭阳474个村居集体经济收入总量达1.93亿元,村均达40.72万元;新增私营企业、个体工商户分别占全市新增总量的56.5%和58.8%。
生活越来越好
在胡集镇工业集中区,记者了解到,当地工人平均工资超过2000元,高的超过4000元。李亮夫妻,丈夫是机修工,妻子是纺织厂班组长,两人年薪加起来近10万元。
“每个月能拿4000多元,家里农活还能照应到。”在位于桑墟镇的金森源木业热压车间里,农妇张道欢一边熟练地操作,一边乐呵呵地说。目前,该县共有各类“三来一加”项目5657个,从业人员达21.94万,人均月收入1100元。
不仅收入增加,村民各项保障水平也高了起来。新河镇村民刘磊磊去年在南京做先心病手术,3万元的手术费自己只付了3000元。“新农合报销70%,地方政府付20%,患者自己只要付10%就可以了,贫困人家还可以申请乡镇一级的慈善救济。”目前,该县新农合参保率达99.75%,新农保参保率和发放率实现全覆盖;村卫生室全面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群众用药负担大幅下降。
“住这么好的房子,刘河的小伙子都能找到媳妇了。”胡集镇刘河村农民集中居住区刚投入使用时,老百姓心里没底,大都不愿意搬迁。但当首批“移民”亲身感受到集中居住区的便利生活后,群众开始踊跃申请政府拆建,改善居住条件。
数据表明,沭阳已启动建设农民集中居住区179个,共建房屋35865套,已有19260户农民搬入新居,全县城镇化率达48.3%。
此外,沭阳不断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让城市和乡村越来越近。仅近三年,该县启动实施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就达128项,计划总投资96.7亿元,农村水泥路、柏油路通村率达百分之百。城乡公交实现全覆盖,开通镇村公交线路24条,途经80余个村居……
编辑:ZHONG 责任编辑:杨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