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统筹网讯:今年56岁的易华是一位在珞璜工业园瑞能实业公司工作6年的老工人,曾经习惯了在雾蒙蒙的天空下工作的他,近年来惊讶地发现,园区空气质量和环境一天比一天让他惬意起来,曾经难得一见的“蓝天白云”如今在园区可以经常看到。
其实,老易的直观感觉一点儿也没有错。
要知道,珞璜工业园不仅有近250家工业企业,就连重庆最大的火电厂华能珞璜电厂也位于该园区。这样一个工业密集区,是怎样让更多“蓝天白云”重现园区的呢?
重金改造环境,园区“蓝天白云”一天比一天多
仅凭肉眼观察,珞璜园的空气确实要比主城“通透”。沿着喧嚣的渝南大道一路向南,从鱼洞穿罐子溪隧道进入珞璜工业园后,视野顿感清新明亮了不少。
更让人吃惊的是,在华能珞璜电厂厂区,没有想象中那烟气刺鼻、粉尘四落的场景,代之的是绿树成荫的大道干净清洁,还伴有零星的鸟叫。
“你们是如何做到的啊?”看着这绿色清洁的环境,笔者不解地问华能珞璜电厂一负责人。
“我们是国内首家烟气脱硫,重庆市首家烟气脱硝的环保型发电厂,烟气除尘、脱硫又脱硝,严格控制在国家规定标准之内!”该负责人介绍说。
据了解,珞璜电厂是国内首家烟气脱硫环保电厂,近年来,珞璜电厂更是坚持投入重金,先后投资近2.4亿元对已有的脱硫设施进行升级改造,改造后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硫排放约2.14万吨。
对于烟气中的粉尘,该厂投资近1.2亿元对除尘设施进行改造,改造后除尘器效率达到99.98%以上,完全达到国家标准。
从2010年起,珞璜电厂又先后投入4亿多元,安装脱硝装置,成为重庆首家实施烟气脱硝改造的火电企业,让更多的“蓝天白云”重现园区。
据悉,昔日“排污大户”的重庆天助水泥(集团)有限公司在污染治理上同样不惜“血本”。公司近年来投入环保投资4000万元,为水泥生产线的所有废气排口安装了高效除尘设备、噪音消声器,修建了噪音隔离墙。去年该公司又投资800余万元建成了水泥废气脱硝装置,确保废气达标排放。
为废料找“买家”,园区着力发展循环经济
珞璜工业园在积极推进企业进行环保技术改造的同时,还积极为这些企业产生的废料找“买家”,通过大力招商引资,引进了一大批企业来发展循环经济。
园区里的泰山石膏股份有限公司,就是以珞璜电厂的废渣“为生”的企业。华能珞璜电厂每年大概要产生100万吨废渣,而泰山公司就以这些废渣为原料,加工成在建筑领域广泛应用的石膏。
另外,该公司以重庆华珞粉煤灰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的废渣为主要原料,生产附加值更高的硫酸钙晶须,并可就近销售给园区生产塑料产品的企业。目前,该公司的硫酸钙晶须已达年产8万吨产能,企业年销售额能达到3亿元。
据了解,目前该园区以废料为生产原料的企业已有20多家,它们不仅将这些废料“变废为宝”,提高了园区的资源利用水平和经济效益,也使园区的水质和空气质量得到根本好转,解决了长期困扰园区发展的环境污染问题。如天助公司在水泥生产过程中就大量使用电厂粉煤灰、废钢渣、硫酸渣、煤矸石等废弃资源作为生产材料,实现了资源的二次利用。
据一位当地居民介绍,珞璜工业园环境污染最厉害的当属上世纪90年代中期,那时候,他们都不敢把衣服凉在窗外,只要在窗外凉一个晚上,第二天就会变成黑色,根本不敢穿。现在,他们一个星期不擦皮鞋,都干干净净的。
坚持产城融合,建设宜居宜业新城
生态环境的大幅好转,还使珞璜工业园受到了城市开发企业的“青睐”。今年渝洽会上,河北卓达集团与珞璜工业园正式签约:在园区投资150亿元,建设一个绿色建筑产业化生产基地和一个生态新城镇示范社区。
目前,典雅集团等3家企业全面动工建设,其中典雅集团投资20亿元建设5星级酒店及60万平方米温泉城、励津实业公司建设的温泉会所等项目都在如火如荼地推进!另外,园区将引进各类大型房地产企业整合酒店、教育、体闲、旅游、低碳住宅等项目,完善城市聚居区的配套功能。
“珞璜工业园是市政府规划建设的城市聚居区!”珞璜工业园管委会负责人表示,珞璜工业园与巴南鱼洞组团仅相隔数公里,因过去环境污染较重,城市发展几乎为零,致使城市功能配套不足,进而制约了园区的更好更快发展。
下一步,他们将充分发挥园区的生态环境与产业优势,坚持走产城融合发展之路,着力完善城市功能配套,大力打造宜业宜居新城,力争在2020年建成20万人口规模的宜居城市。
编辑:何西 责任编辑:田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