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统筹网讯:前不久,大可水晶梨专业合作社来到离云阳县城25公里的高阳镇梨树村高家湾,流转坡地1300多亩,计划种植优质李等水果,打造乡村旅游基地。
“未来这个基地,春可赏花,秋可摘果,还可以钓鱼。”合作社理事长杨大可说。
大学毕业,杨大可回乡建“大可”
杨大可家四辈人都种果。10年前,四川大学毕业的他,回到离县城80多公里的家乡双土镇无量村,接过父辈的班。
无量村山高坡陡,少有污染,气候适宜种梨。杨大可从外地引进数十个梨品种,试种后,选出适宜当地种植的水晶梨,建起280亩母本园,培育梨树苗。
2005年12月,杨大可与几位村民一起,组建了大可水晶梨专业合作社,凡是入社的社员,都由合作社提供种苗,在社员自家地里种。合作社实行包成活、包技术、包回收“三包”,挂果后再付种苗款,成活率低于95%的由合作社补栽;果子成熟后,由合作社以高于市场批发价10%的价格收购。
很快,470多户村民入社,发展起水晶梨4700多亩。
“大可”扩张,市内外1200多农户云集麾下
“品牌是抢占市场的基础。”合作社注册了“大可”牌商标,印制了统一的包装箱,组织了专业销售队伍。
统一的种植技术标准,保证了水晶梨品质,“大可”牌水晶梨的品牌效应不断地显现出来,市场越来越大。
“大可”品牌不仅促进了销售,还推动了合作社扩张。目前,主动要求加入合作社的农民,已扩大到云阳10余个乡镇以及贵州、四川、云南、湖北等省,入社社员达1200多户,水晶梨种植面积达3.2万亩。
“2012年,‘大可’牌水晶梨的收购和销售总量已达500多万公斤。”杨大可说,合作社培育出的这一品牌,在西南地区小有名气。
加入“大可”,“钱途”无量
“自从加入大可水晶梨合作社,就有一种‘钱途’无量的感觉了。”云阳双土镇集义村的袁久华说,如今,他家种梨的年纯收入都在10万元以上。
袁久华原来种梨技术掌握不好,效益不高。加入大可水晶梨专业合作社后,学到了技术,所产的果子贴上了大可牌商标,销售顺畅,价格也高。
如今,合作社年纯收入超过10万元的社员,已有170多户。
合作社对社员的果子,不但以超过市场批发价10%的价格收购,然后统一包装销售,实现的利润,还给社员实行“二次分红”。
编辑:何西 责任编辑:田共